結識——用戶入職流程指南
已發表: 2022-03-11第一印象至關重要,結果總是二元的——參與或逃避。
在技術方面,同樣的規則也適用。
投入製作數字產品的所有努力和金錢,兩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統計數據尤其令人擔憂:四分之三的應用程序在下載後僅打開一次。 它們中的大多數會立即被刪除,但如果沒有,它們就會變成死木頭:用戶只使用手機上三分之一的應用程序。
怎麼了? 用戶入職不是保證人們會與他們下載的數字產品建立深厚的聯繫嗎? 不必要。
有幾個問題會導致用戶逃避:
- 價值主張不明確
- 令人困惑的功能
- 陳舊或無聊的內容
- 錯誤
解決入職培訓中的每個問題有助於消除潛在的障礙,並導致參與和健康的用戶交互。
通過用戶入職培養品牌意識
一個常見的入職誤解是,這都是關於教學功能的,但這是一種有限的思維方式。 除了功能之外,有效的入職培訓使數字產品的價值立即變得清晰:該產品如何解決我的問題並改善我的生活? 入職也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與最終用戶建立信任的絕佳機會。
以下是一些傳達功能和培養積極品牌知名度的入職策略:
關於功能
- 按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的順序排列用戶可以使用產品完成的關鍵任務的優先級。
- 想辦法簡明扼要地描述和呈現這些東西。
關於品牌知名度
- 列出產品功能影響人們的流程、日常生活和生活變得更好的方式。
關於客戶關係
- 確定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區別。 為什麼用戶應該選擇它而不是類似的選項?
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為開始起草用戶旅程和繪製用戶流程提供堅實的基礎。 這個過程通常需要迭代來細化每一步。
除了對用戶感同身受之外,牢記業務目標也很重要。 很容易被“為什麼”沖昏頭腦而忘記“如何”和“現在是什麼”。
使用 5 大用戶入職策略打破僵局
雖然用戶的最終目標是了解產品的核心價值,但企業的最終目標圍繞著參與、轉換和保留。 經過深思熟慮的入職體驗將確保用戶和企業的成功。
入職是一種傳達產品核心價值主張的受控方式。 這是通過一系列旨在吸引、轉化和留住用戶的介紹性步驟展示優勢、功能和影響來實現的。
向用戶傳達產品價值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增長營銷人員 Shanelle Muffin 定義了五種類型的用戶入職實踐:
- 以效益為中心
- 以功能為中心
- 專注於做事
- 以客戶為中心
- 以上所有的組合
以效益為中心的入職培訓
這種方法說明了核心優勢,並展示了產品如何允許用戶訪問它們。
以利益為中心的方法在服務相關軟件中很流行。 它允許公司在進入其軟件的複雜性之前強調產品的好處。
Telegram是一款區塊鏈消息傳遞應用程序,它以一系列優勢迎接用戶,強調速度、安全性、可擴展性和可負擔性(它是免費的)。

點擊查看動畫 GIF 版本。
以利益為中心的方法也適用於健康領域。 它與獲得一定利益以促進一個人的整體福祉的概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在線治療應用程序Talkspace強調便利性是其核心優勢,並通過提供顯示在線治療如何改善心理健康的統計數據來增加可信度。

以功能為中心的入職培訓
這種方法闡明了產品的核心功能並展示瞭如何使用它們。
由於這些類型的應用程序中提供了複雜的功能,因此以功能為中心的方法在 SaaS 產品引導中很受歡迎。
許多項目管理工具(例如 Trello、Asana 和 Evernote)在用戶註冊後立即引導用戶完成功能。
Evernote提供了一個教程,解釋了完成與筆記創建相關的任務所需的所有步驟。

點擊查看動畫 GIF 版本。
雖然以功能為中心的方法是為用戶配備完成工作所需的工具的好方法,但對於某些用戶來說,這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因為幾乎不可能一目了然地記住所有內容。
在瀏覽功能時,重要的是採取增量步驟,以便用戶可以消化重要信息。 回報是用戶和企業都受益:用戶了解核心功能,企業吸引用戶,從而帶來更高的轉化率和保留率。

InVision Studio僅突出顯示啟動項目所需的核心功能。 為方便用戶,在選項選項卡中仍可訪問導覽,以便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調導航和探索應用程序。
以行動為中心的入職培訓
這種方法引導用戶了解產品的核心功能並提供有關使用它們的說明。
在手機遊戲或高度交互的軟件中可以找到以實踐為中心的方法。 Slack 和 Clear 等應用程序顯然採用了“邊做邊學”的方法。
Clear 應用程序是一款待辦事項應用程序,它以專注於做事的方式吸引新用戶。 由於可以使用 Clear 執行的所有操作都具有不同的交互性(滑動、點按並按住、上拉或下拉、搖晃、捏合等),所以邊做邊學可以創造最合適的入門體驗並讓用戶順利進行功能採用。

點擊查看動畫 GIF 版本。
Slack通過 Slackbot 更進一步,該功能伴隨著所有新動作並帶有簡短介紹。 Slackbot 還鼓勵用戶使用友好的語言嘗試不同的功能,例如記下一些東西並將您的團隊帶入 Slack。

以客戶為中心的入職培訓
這種方法引導用戶創建帳戶——包括填寫個人數據、連接社交帳戶等。以帳戶為中心的方法對於用戶生成的、依賴數據的應用程序是必要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想到社交媒體、約會和醫療保健應用。
數據輸入通常很繁瑣,因此保持入職流程盡可能無縫非常重要。 許多應用程序將通過 Facebook 或其他社交媒體資料提供註冊服務,因此只需輕按一下即可檢索姓名、電子郵件、興趣和位置等數據。 雖然註冊社交媒體可以顯著減少輸入數據所需的時間,但出於隱私考慮,有些人仍然更喜歡手動輸入。 擁有使用電子郵件註冊的替代選項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鉸鏈應用程序提供了一種有趣的方式來輸入構建用戶配置文件所需的所有數據,而不會讓人不知所措或侵入性。 諸如“其他”或“我不想說”之類的選項以及“可見/隱藏”滑塊的存在表明該公司關心用戶隱私。

使用所有用戶入職流程的組合
具有復雜功能的產品通常結合不同類型的用戶入職流程。 這種策略可能會通過一次向用戶傾倒多個任務來壓倒用戶。 因此,最好優先考慮四種策略(利益、功能、行為或帳戶)中的一種,同時將其他策略用作額外的指導。
選擇正確的策略取決於產品及其複雜性。 無論選擇哪條路線,重要的是要確保價值主張和核心功能清晰。
創建入職語氣
即使核心價值、功能和優勢很明確,以與品牌聲音、公司人口統計和產品特有的任何其他利基因素相關聯的方式將它們傳遞給用戶也至關重要。
產品是教育性的、娛樂性的,還是解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例如,Z 世代的語氣不應該用於嬰兒潮一代,反之亦然。 尊重種族、宗教、社會地位、性別和收入等應被視為品牌聲音的一部分。 與文化和觀眾保持一致將有助於產品從第一次點擊就產生共鳴。
為了最好地找到語氣,建議從創建用戶角色開始。 Wistia 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Chris Savage 將他在引導用戶方面的成功歸功於強調培養人際關係、創造真正的溫暖以及讓用戶參與進來。
讓用戶持續參與
保持勢頭很重要。 “用戶流”一詞並非偶然。 用戶應該能夠輕鬆地從入門過渡到操作產品。 確保沒有可能阻礙用戶進入產品和開始旅程的路障、死胡同或障礙物。
還要確保確定參與接觸點,以幫助用戶養成習慣。 參與度是轉化和保留的關鍵因素,它從入職開始。 沒有完美的模板可以保證成功的用戶入職體驗,因此有多種策略可以幫助轉化和留住用戶,這一點很重要。
成功的入職不是公式化的
打造出色的用戶入職流程對於留下積極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 就像現實世界一樣,用戶入職旨在打破僵局並激發好奇心以進一步參與。 雖然我們當然應該參考專家的最佳實踐和技巧,但我們必須開發對我們的客戶、他們的產品和他們的用戶來說獨一無二的用戶入職旅程。
• • •
進一步閱讀 Toptal 設計博客:
- 第一印象——入職用戶體驗指南
- 通過這些移動應用入職靈感留住用戶
- 通過這些 SaaS UX 設計最佳實踐提高參與度
- 移動應用程序設計最佳實踐和錯誤
- 空狀態——用戶體驗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