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趨勢:致敬與設計抄襲

已發表: 2022-03-11

馬克吐溫在他的自傳中寫道:

“沒有什麼新想法。 是不可能的。 我們只是簡單地把很多舊的想法放在一個心理萬花筒裡。 我們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會做出新奇的組合。 我們不斷地轉動並無限地進行新的組合; 但它們是舊有的有色玻璃,已經使用了各個時代。”

雖然吐溫可能在談論寫作和講故事,但這些話也適用於設計。 世界上的每一位設計師都在使用大致相同的基本工具:相同的顏色範圍、相同的界面、相同的字母、相同的形狀。 當然,他們將它們組合在一起的方式差異很大。 但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它們中的任何一個真的是原創的嗎?

簡短(不完整)的答案:不。但這不是一件壞事。

考慮一下如果每個 UI 或 UX 設計師都試圖提出一個完全原創的設計會發生什麼。 用戶習慣的所有模式,使網站無需使用說明書即可使用,都將丟失。 諸如頂部導航、帶下劃線的鏈接、為內容創建層次結構的標題以及許多其他被用戶視為理所當然的元素都將消失。 甚至像瀏覽器兼容性這樣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沒有復制和構建其他設計師的作品,就不會有網站。 作為一種實踐和功能工具的設計永遠不會存在。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很多抄襲的例子,其中靈感和“新”設計太接近而不能被視為致敬。

在哪裡
大都會人壽被指控抄襲 Diffen 的標誌。

那麼複製之間的界限在哪裡,因為它是合乎邏輯的事情(因為用戶/技術/等已經開始依賴它),複製作為對過去設計師的敬意,以及從其他設計師或藝術家那裡竊取?

這就是事情變得棘手的地方。

設計師抄襲其他設計師

20世紀上半葉,巴勃羅·畢加索在法國生活的時候,他和其他一些藝術家創作了一款名為Playing Degas的即興遊戲,他們在其中模仿了這位著名的藝術家。 這源於對畢加索只是抄襲德加作品的指責。 雖然有些人指責畢加索竊取德加的作品甚至嘲笑他,但他從這個靈感中創造了一個完整的藝術運動(立體主義),顯然是一個偉大的崇拜者。

畢加索的靈感來自德加
左邊是德加的十四歲小舞者,右邊是畢加索的站立裸體

畢加索明白,對另一位藝術家的極大欽佩可以成為創造全新和獨特事物的絕佳起點。 雖然這件作品本身並不是原創的,但它是對源頭的擴展,也是藝術界的一個全新方向。

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最好複製畢加索。 他花時間研究他的源材料,並在將其用作自己作品的基礎之前,真正嘗試了解其創作者的動機。 他努力創造一些獨特的東西,幾乎無法辨認出是受到德加的啟發。

與為電影《獨奏》創作復古風格電影海報的設計師不同,他們很快就被指責抄襲了 2015 年為索尼創作的一系列專輯封面。

平面設計中的抄襲與網頁設計中一樣普遍
左邊是 Solo 的複古海報,右邊是 Sony 的專輯封面。 (通過亞當·勒弗莫爾)

在尋找靈感時,設計師應該考慮他們可以為他人的作品添加什麼。 他們在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更有用? 更優雅? 更高效?

看看 1990 年代的第一個網站設計。 最早的網站使用藍色的下劃線文本作為鏈接,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下劃線的約定,將鏈接設置為與正文不同的顏色。

像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仍然在搜索結果中使用藍色、帶下劃線的文本(儘管他們特定的藍色陰影有點不同,因為他們發現了一種更能引起用戶共鳴的陰影——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

行之有效的現代設計趨勢最終成為模式
谷歌仍然使用藍色下劃線文本作為鏈接,就像它在第一個主頁上所做的那樣。

每個新的設計趨勢都建立在以前的設計之上,並經常在此過程中對其進行改進。 當設計師發現用戶對它們的反應更好時,這些改進的趨勢繼續成為常見的可用性模式。

抄襲其他文化

文化挪用在設計界已經成為一個相當熱門的話題,儘管它在時尚和家具領域比網頁和平面設計更常被提及。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圖形和網頁設計師不會竊取不屬於他們自己的文化。

從其他文化中汲取靈感並不總是等同於文化挪用。 在不同文化之間共享事物是進步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導致了驚人的創新。 關鍵是要以一種對文化敏感的方式來做,並尊重這個想法的起源。

也就是說,並非每種文化的每一個想法都應該被用作直接的靈感。 以神聖物品為例。 具有特殊宗教或儀式意義的事物通常應禁止複制。 但這並不意味著你不能從這些項目中汲取靈感,比如配色方案。

設計師的另一個常見靈感來源是地下文化和政治運動。 想想節拍時代或 1960 年代反主流文化的設計。 黑豹運動的根源最初來自一項藝術倡議,即黑人交流項目,該項目影響了數十年的設計倡議(現在仍然如此)。

以黑豹黨文化部長埃默里·道格拉斯的工作為例。 他利用在The Black Panther報社工作的可用資源,創造了一種大膽的視覺語言,可以減少 60 年代和 70 年代黑人社區的高文盲率。 他的作品以大膽的黑白藝術作品而聞名,其中包括鮮豔的色彩(他使用的印刷機只能使用兩種顏色,因此受到了限制)。 幾十年後,他的作品仍然影響著現代平面設計。

當前的設計趨勢有時源於過去的設計運動
埃默里·道格拉斯藝術的兩個例子。 (通過綠龍辦公室)

從流行文化中竊取

安迪·沃霍爾可能是 20 世紀最具標誌性的藝術人物之一。 他的風格已被無數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士複製(目前有手機應用程序可以模仿他的風格)。 然而,安迪·沃霍爾大部分作品的基礎實際上是從其他人那裡竊取的。 他拍攝了著名的圖像、品牌和其他材料,並將它們風格化,使它們成為他自己的。

雖然他的坎貝爾湯罐頭照片非常受歡迎,以至於公司實際上感謝他的免費宣傳,而且他的瑪麗蓮夢露在她的電影《尼亞格拉》中的宣傳照片的風格化印刷品大受歡迎,沃霍爾最終被攝影師帕特里夏考菲爾德起訴在他的花卉系列中未經許可使用她的芙蓉花照片。

然而,儘管他遭受了法律上的麻煩,他的作品仍然具有標誌性意義,並且仍然影響著今天的藝術和設計。

班克斯以安迪·沃霍爾的風格創作了他的凱特·莫斯肖像
班克斯以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形象的風格創造了凱特莫斯的形象。

抄襲其他設計媒介

設計早在網絡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因此,當網頁設計開始成為一項成熟的行業時,許多早期的網頁設計師從印刷設計過渡才有意義。 他們從印刷行業帶來了很多工具、標準、模式和知識,這才有意義。

從一開始,網站的設計就遵循許多傳統的印刷設計原則。 並且有充分的理由:無論媒介是什麼,許多設計原則——平衡、負空間、良好的排版、層次結構等——都可以延續。

跨多種媒介的設計師相互汲取靈感。 而且它可以使人們更難說出靈感來自哪裡。 當然,並不是每個設計師都關心隱藏他們的原始靈感。

以設計師 Alex Turnwall 為例:他毫不掩飾自己主頁的靈感來自於 Karl Gerstner 1960 年代早期的 Holzapfel 桌子宣傳冊。 他從原始手冊中獲取了佈局,並使其適合自己的需要。 最終結果是對原作的一種可識別的敬意,但它喚起了懷舊之情,而不是對抄襲的尖叫。 Turnwall 在他的網站上包含一個案例研究這一事實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印象。

設計師從不同的媒體複製其他設計師
Alex Turnwall 的主頁設計對比靈感來源。

劃清抄襲與敬意之間的界限

所有的設計師都在偷,沒有原創的想法,等等。這是公認的。 但是設計師如何在道德上(也許更重要的是,合法地)使用其他人的想法呢?

從其他來源汲取靈感時,無論是其他文化還是其他設計師,都需要記住一些事情。

這裡有一點需要注意:從他人的設計中汲取靈感可能是新手和新手設計師學習工藝的好方法。 但是這些早期的嘗試通常最好留給作品集(有適當的歸屬)和學習練習,而不是公開發布或實際客戶的專業設計項目。

不要依賴單一來源

複製單個設計並將其稱為“靈感”是被指控抄襲並可能因版權或商標侵權而被起訴的好方法。 但是,從多個來源中提取可能會使最初的鼓舞人心的設計更難被識別。

從多個來源汲取靈感也迫使設計師在如何組合元素時至少使用一些創造力,這最終將使他們成為更好的設計師。 那裡有很多可以用作靈感的來源,幾乎沒有理由不使用各種。

例如,網站設計可能會從設計師當地社區的標誌中找到其調色板,其佈局可能來自大約 90 年代青少年時尚雜誌的雜誌,以及設計師最喜歡的應用程序(在不相關的行業中)的排版。 結合起來,只有最有洞察力和知識淵博的設計師才能猜出其中一個元素的來源。

進行改進

改進原始設計或設計模式是使用他人設計作品的另一種道德方式。 例如,幾年前創建單獨的移動和桌面網站設計很常見。 然後 Ethan Marcotte 提出了他的響應式設計提案,該提案採用了這一原則並對其進行了強化,為現代網頁設計創建了一個更強大的設計工具,其中設備有各種形狀和大小。

這也是字體設計師實現的一個非常流行的想法。 設計師創造了大量新版本的經典字體,希望更新和現代化他們的最愛。 這通常包括添加新的權重、消除原件中的不一致之處,有時還需要進行全面檢修以適應屏幕和打印用例。 雖然有時這些字體繼續使用與原始字體相同的名稱(例如 Gill Sans 的更新),但其他字體則以全新的名稱重新發布(例如 Sabon,它是 Garamond 的更新)。

在信用到期時給予信用

當創作受他人作品啟發的作品時,並且這種靈感是可以識別的,那麼盡可能將原創作品歸功於原創作品是很重要的。 例如,作品集作品可能會在作品描述中提及鼓舞人心的作品。

結論

在尋找靈感時,重要的是設計師要考慮他們是在抄襲還是在創造獨特且至少部分原創的東西。 完成的設計是否比原始設計有所改進? 它是否從多個來源獲得靈感? 完成的設計是原始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嗎?

每個設計師都從某個地方汲取靈感。 優秀設計師和優秀設計師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如何提升靈感來源,以使最終結果超過其部分的總和。

• • •

延伸閱讀

  • 偷竊的藝術:如何成為大師級設計師
  • 創意練習來提升你的設計
  • 如何在設計中有效地駕馭自我
  • 發揮你的靈感——情緒板指南
  • 讓我們重新設計 Facebook:讓您入門的 10 個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