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行業現狀(附信息圖)
已發表: 2022-03-11過去幾年,科技公司獲得了大量資金。 正如我們在風險投資狀況報告中所討論的,2018 年尤其是豐收的一年,全球通過風險投資基金向約 18,000 家初創公司投資了 2540 億美元,比 2017 年的總額大幅增長了 46%。 2019 年的數據尚未完全確定,但初步報告顯示,上半年資金水平放緩,第三季度溫和反彈。 各個行業都是如此,尤其是金融科技行業,這是成長型公司領域中最大的行業。 事實上,2018 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場價值 1276.6 億美元,預計到 2022 年的年增長率約為 25%,達到 3099.8 億美元。
與更廣泛的風險投資領域一樣,金融科技行業有一個走向成熟的總體趨勢:更大的基金(在規模和行為上更接近其私募股權同行)投資於公司生命的後期階段,如資金統計所示部分。 再加上種子期公司資金的減少,表明該行業將全面整合和發展。
隨著市場和金融科技領域的日趨成熟,現在是時候看看哪些公司會留下來並能夠盈利——將會有一些必要的整合,也許還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失敗。
三個因素促成了金融科技行業的成熟:
- 有助於推動該領域創新的新技術(例如人工智能和網絡防禦)也在日趨成熟。
- 許多投資於第一代公司的資金,這些公司試圖在 2008 年金融危機造成的破壞之上進行資本化和建設,現在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因此正在買房以將資金返還給他們的投資者。
- 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在英國(最先進的金融科技市場之一)和歐洲,已經惡化,減緩了對年輕和新公司的融資。
最後,就地理而言,越來越多的大型交易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那里大量沒有銀行賬戶和資金不足的人口為快速增長提供了非常肥沃的土壤。 螞蟻金服的巨額估值(截至 2019 年 6 月約為 1500 億美元)是所有這些不同趨勢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因此我們將對其進行簡要介紹。 這也是一個關於如何建立一家偉大的金融服務公司的有趣案例研究。
分類:什麼屬於金融科技?
我們將金融科技技術定義為幫助金融服務公司運營或交付其產品和服務,或幫助公司或個人管理其財務事務的任何技術。 在這個定義下,我們嚴格地將監管技術包括在內,但不包括加密貨幣(後者是為了避免過度波動)。 其他一些報告可能使用不同的細分,因此顯示的總數字略有不同。
金融服務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按規模和重要性列出):
- 政府實體,其範圍廣泛,包括監管機構、中央銀行、主權財富基金以及所有頒發許可證並可以積極影響金融部門的當局。
- 傳統金融服務公司,既作為投資者、潛在的戰略收購者,也作為創新的推動者參與其中。 例如,美國大型銀行花旗銀行令人難以置信地越來越多地涉足該行業。 它有一系列舉措,例如加速器、外部收購和風險投資團隊,該團隊投資銀行自有資金(不少於在自有資產負債表上)。
- 在提供核心產品的同時提供金融服務的科技公司。 例如,優步和亞馬遜都有專門的內部工程師和專家團隊,大力推動他們在該行業的影響力。
- 為金融交易提供技術的公司,如彭博、湯森路透、美國運通、維薩等,都是屬於金融科技生態系統一部分的科技公司,需要跟上空間的所有變化以及可能挑戰的新競爭對手他們。
- 專業投資者,可按規模(小型或大型基金)、階段(種子、後期創業、私募等)分類,最後按資金來源分類,如養老基金、戰略投資者、家族辦公室等.
- 在多個不同領域運營的新的顛覆性公司,我們將在以下部分之一中進行介紹。 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公司是通過“拆分”現有參與者提供的一項服務開始的。
銀行和金融一直與政府密切相關,因此是一個非常難以進入的領域。 金融科技創業大師 Kathryn Petralia 總結了政府與銀行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雖然技術和市場力量是持續顛覆的核心,但它們並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結果的主要驅動力。 銀行業歸根結底與金錢有關,而金錢與公共權力有關——這就是為什麼幾個世紀以來,銀行在不是國家直接創造的情況下獲得許可的原因。”
隨著該行業的成熟,它正在集體從以消費者為中心的 P2P(點對點)主張轉向基礎設施、資本密集型業務和新技術。 然而,全面顛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金融科技行業只是在咬銀行巨頭的腳踝。
資金統計:成熟行業仍有高增長
2018 年是金融科技(以及一般的科技公司)創紀錄的一年——與上一年相比,融資金額翻了一番還多。 2019 年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這一趨勢,交易量正常化,但仍顯示出強勁的歷史增長。
金融科技交易量低於 2018 年的創紀錄水平(十億美元)
交易集中在後期階段:該行業穩定和成熟的正常結果。
VC Fintech 交易自 2015 年以來穩步上升
按階段和季度劃分的金融科技交易
在全球範圍內,亞洲正成為金融科技投資的溫床,部分原因是淡馬錫和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 GIC 等投資者的活動和興趣增加。
按季度劃分的全球交易分佈
按行業劃分的金融科技,美國銀行投資者數量
然而,北美是並且仍然是最大的市場。 非洲大陸的金融科技公司數量是亞太地區的兩倍。
按地區劃分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
公司的新興類別
在本節中,我們將介紹新興類別的分類,為每個類別以及一些金融科技趨勢添加一些見解和示例。
- 開放/挑戰者銀行業務。 監管環境以及不斷變化的客戶行為正在鼓勵金融機構擁抱開放銀行/挑戰者銀行的旅程。 市場上的各種金融科技參與者正在開發可以讓金融機構連接到更廣泛的 API 生態系統的平台,特別是在歐盟。 這部分是由於歐盟、支付服務指令、PSD2 和英國引入了革命性的新法規。 英國是一個特別有趣的案例研究。 FCA(金融行為監管局)降低了批准銀行執照的資本要求,導致 2011 年後新銀行開張並獲得執照(而 100 多年前沒有新銀行獲得執照)。 TrueLayer 在這個領域是一個偉大的成功故事。 該公司最近從非常有聲望的投資者那裡獲得了 3500 萬美元的資金,例如新加坡政府的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該基金是金融科技領域非常多產且享有盛譽的參與者。 淡馬錫也是螞蟻金服的主要投資者之一,這是我們小案例研究的重點。
-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驅動的平台來管理核心業務流程。 這些是金融服務複雜性所固有的運營支持工具,並且是紙張密集型或數據密集型的。 這些工具允許用戶分析數據,主要是為了提供決策支持或檢測異常情況。 這是 FICO 和 Finastra 等公司採用的最新最先進的欺詐檢測和反洗錢法合規方法。 一個常見的應用是信用評分。
- 個性化諮詢平台,從投資到借貸。 這裡的重點是提供可擴展的改進用戶體驗。 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改進是由簡單的流程、客戶做出的簡單決策、簡化的報告以及所有這些都以迷人的 UX/UI 設計提供的。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處理財富管理、人壽保險或貸款認購等流程。 這些平台將一項對許多用戶來說似乎複雜且難以主導的服務轉變為簡單且幾乎有趣的服務。 此外,它們還用於連接客戶,通過感知同理心來改善用戶體驗,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數據驅動的幫助。 應用範圍非常大,但在財富和投資管理中相當普遍。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 Nutmeg,一個所謂的機器人顧問,它通過機器學習提供(簡單的)自動化資產分配服務和建議。 Nutmeg 最近獲得了高盛的基石投資,高盛也與其合作開始向零售客戶提供財富服務。
- 保險和養老金。 就像挑戰者銀行和投資產品初創公司一樣,保險和養老金領域的新公司是數字原生公司,旨在簡化複雜的流程,同時提供透明的用戶體驗和工具來促進投資管理。 PensionBee 在 2017 年能夠籌集到大量資金時,在倫敦金融科技投資界引起了很多轟動(不過,該數額從未得到證實)。 然而,該部門對一家新公司來說存在許多困難——它受到嚴格監管,需要高資本緩沖和複雜的精算系統。 由於各國的監管和養老金制度差異很大,因此規模化也很困難。
- 借貸和眾籌平台。 新一代借貸和眾籌平台是通過標準化流程並幫助提供營銷和法律材料來幫助交易雙方(資助者和被資助者,或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市場。 他們主要利用由數據分析提供支持的增強流程,在訂閱、數據收集和分析之間提供無縫的流程步驟。 許多正在開發借貸平台的參與者旨在簡化流程並減少借貸時間(從貸款申請到支付)。 LendingClub 是迄今為止在債務領域採用這種商業模式的最知名公司。 其他公司,如 Avant,更像是傳統的貸方,正在信用卡領域擴張。 對這類公司的一個重要警告是,它們的借貸(或股權)能力受到自身融資能力的限制。 不僅如此,失敗的眾籌輪次(尤其是股權)可能對一家初出茅廬的公司造成極大的損害。
- 安全和身份。 另一個有趣的技術應用是安全性。 公司提供有助於客戶入職過程的產品,包括正在開發與數字/網絡身份、生物識別和欺詐檢測相關的解決方案的公司。 Temenos 是該領域的領導者。
- 抵押貸款和房地產。 Rocket Mortgage 等公司將銀行傳統貸款業務的不同部分拆分開來。 他們從過去十年前抵押貸款業務失誤和倒閉帶來的聲譽損失,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和與金融服務提供商的互動中受益匪淺。
- 區塊鏈。 該技術的應用通常已經在圍繞合同的案例中進行了研究和應用,但在身份管理和入職流程方面也有一些有趣的功能。 這個領域沒有出現真正傑出的球員。
- 支付技術。 從加密貨幣到全球賬戶管理和外匯管理,支付行業的金融科技提供了廣泛的創新解決方案。 TransferWise 是一家歐洲獨角獸,在創始人出售股份後,最近估值為 35 億美元。
金融科技細分市場的相對規模

驅動因素和趨勢
在金融服務技術領域的眾多新公司中,出現了一些與銀行和其他更“傳統”的金融服務公司直接競爭的明確類別。 傳統上,這些公司中的許多公司的市場切入點(以及進入市場的戰略)一直是拆分銀行關係和服務,特別是在那些專注於消費者的情況下,而不是那些具有 B2B 商業模式的公司。 這在實踐中意味著什麼?
金融服務作為一個行業,傳統上具有極高的進入門檻。 這是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例如對他們的高監管負擔(由於監管機構的影響力和風格,這也因國家而異),高資本要求可能會阻礙新企業的開辦(尤其是零售銀行和保險),並且由於風險管理和合規需求,這需要一套昂貴且複雜的工具。 這使得傳統銀行(從零售到企業)能夠大量交叉銷售給他們的客戶,這反過來又增加了業務的粘性。 這種做法有時會對客戶服務水平和定價能力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對於擁有一套複雜產品和長期關係的客戶來說,要解開自己並更換供應商變得非常困難。
對於停滯不前的金融服務業而言,真正改變遊戲規則的因素是大規模金融崩潰和技術進步激增的時機巧合。 突然之間,整個行業開始遭受糟糕的聲譽,這促使許多人尋求替代方案,而大多數機構都專注於內部,以遵守監管機構和立法者在崩潰中吸取的教訓所帶來的新的和增加的要求。 與此同時,科技飛速發展。
想想一家公司可以為心懷不滿的銀行客戶提供服務,而該客戶現在還擁有可以支持本地應用程序的智能手機,這將是多麼具有破壞性。 這些公司開始識別價值鏈中提供糟糕用戶體驗的部分,並通過技術和產品對其進行創新。 Monzo、Nubank 和 Azlo 等純數字銀行就是這樣的例子。 例如,最初稱為 Mondo 的 Monzo 將自己標榜為一家可以改善客戶整體體驗並“縮小數字鴻溝”的創新銀行。
行業演變:隨著成熟而來的是重組
隨著該行業的發展,初創公司(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擴大規模)變得更加成熟並開始獲得大量資本,他們也開始重新組合銀行產品和服務的過程。
例如,英國 P2P 借貸公司 Zopa 是該行業的先驅之一(成立於 2005 年),決定成為一家銀行的過程並非沒有困難。 引領全球強勁擴張的備受爭議的金融科技獨角獸 Revolut 也採取了類似措施,同時也在其產品範圍內增加了加密服務; 但是,Revolut 尚未能夠實現盈利。 最後,在一家公司實現多種趨勢的一個很好的例子是Figure,它是由 SoFi 的創始人創立的最新獨角獸。 該公司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同時提供房屋淨值釋放。
總體而言,年輕公司的重點似乎從 B2C 轉移到 B2B,因為前者的市場變得非常擁擠,有一些模仿的想法,一些公司因為充滿挑戰的宏觀和商業環境而苦苦掙扎,許多有趣的公司在以下部分:
- 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幫助資本市場參與者保護和創新其技術系統(定價、結算、KYC 等)。
- 隨著監管負擔不斷增加,合規性和監管科技工具仍在發展——範圍從欺詐預防到 AML 再到 KYC。
大型機構參與者(包括銀行、大型投資基金和科技公司)正在增加對該行業的分配和關注,通過投資和構建產品越來越多地參與其中。
按客戶細分
顧客 | 趨勢 |
消費者 | 借貸 個人財務 匯款/外匯/匯款 付款和計費 加密貨幣 保險 |
高淨值 (HNW) | 財富管理 眾籌等投資平台 房地產 |
B2B - 中小型企業 (SME) | 基礎設施提供商 借貸 保險 工資和會計 |
B2B - 企業 | 資本市場 監管科技 基礎設施提供商 區塊鏈 保險 |
值得關注的趨勢
消費者
消費市場也許是最飽和的,也是最容易征服的。 然而,消費者往往忠誠度較低,最初對設計和體驗很敏感,但隨後會被價格和便利性所左右。
- 針對具有一些明確主題的消費者的公司。 有大量基於銀行 API 構建的個人理財應用程序,其複雜程度各不相同。
- 許多新型保險公司正在湧現,專注於不同類型的最終用戶保險(汽車、自行車等)。 這是資本密集程度最低的保險類型,也是最容易起步的保險類型——要看到保險領域的真正顛覆還為時過早。
- 相當多的公司以個體經營者和自由職業者為目標,為越來越多以其他方式工作的人提供服務。
- 借貸空間非常擁擠,與 B2B 空間一樣,為收購和整合創造了成熟的環境。
- 財富管理和投資領域最具差異化和趣味性——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使得提供諸如頻繁的投資組合再平衡等服務成為可能,而這些服務以前僅適用於成熟的私人投資者或高淨值個人。
高淨值個人
高淨值個人是一個單獨的消費者類別:他們更成熟,有更複雜的財務需求。 專門針對他們的產品側重於創新和自動化的投資機會。
- 許多財富管理和個性化建議平台以高淨值人士為目標。 它們旨在簡化私人銀行流程,促進獲得創新資產類別(例如初創公司)並降低投資組合再平衡成本。
- 另一項針對該客戶的產品側重於房地產和貸款直接投資。 高淨值人士被定位為 P2P 或數字貸款市場的供應方,包括個人或中小企業貸款,以及房地產項目的直接投資。
B2B - 企業
眾所周知,企業客戶具有挑戰性。 銷售週期更長,客戶要求更高,需要大量定制功能,並且他們通常期望與技術產品一起提供一定程度的專業服務。 但是,他們也非常有利可圖,如果他們找到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的方法,可以在幾年內提供收入。
- 以企業為目標的初創公司更具差異化——它們往往專注於業務服務和核心業務流程。 這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領域,尤其是對於仍在適應金融危機導致的監管變化的大型銀行而言。 任何提供工具的公司不僅可以幫助簡化流程,還可以降低成本(銀行將高達 10% 的總成本用於合規性 - 所涉及的金額是驚人的)。
- 財富管理和資本市場是投資者的主要目標領域,尤其是在種子期。 隨著消費者細分市場的成熟,針對更複雜客戶的更複雜產品正在出現。 這些公司甚至在早期階段就獲得了更多的資金,這跟風投資大宗交易的普遍趨勢一致。
- 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和基礎設施是最有趣的投資領域和更具差異化的產品——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新想法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B2B - 中小型企業
中小企業為金融科技創業社區提供了巨大的機會。 中小企業與不斷變化的技術所增加的複雜性作鬥爭,並且通常沒有資源來構建內部工具。
- 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促進會計和發票自動化的工具,例如 Basware。
- 福利和商業銀行服務也越來越受歡迎。
- 借貸空間非常擁擠,與消費者藉貸空間類似——最成熟的參與者將倖存下來,但預計會出現整合。
- 養老金服務是最有趣的,但由於資本密集型和依賴監管而不易擴展——這些公司直接與傳統的養老金提供者競爭。
螞蟻金服:滿足客戶需求 + 大支持者 = 贏家
截至 2019 年夏天,螞蟻金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獨角獸,據報導其估值約為 1500 億美元。 從這個角度來看,它使螞蟻金服的價值大約相當於高盛(794.6 億美元)和摩根士丹利(790.5 億美元)的總和。 這也使螞蟻金服成為中國這個擁有近 14 億人口的國家中最有價值的科技公司之一。 但是,是什麼讓螞蟻金服如此有趣,並成為金融科技現狀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事實上,它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追隨我們所確定的軌跡和趨勢——該公司正在從純粹的支付業務轉變為更多的全方位金融服務公司。
螞蟻金服的前身是支付寶,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工具。 它最初是為了幫助促進 eBay 的中國競爭對手淘寶上的交易而開發的。 通過在用戶之間建立信任,實現了以馬雲為首的阿里巴巴集團的爆發式增長。 支付寶隨後從阿里巴巴分拆出來,開始提供更廣泛的金融服務。 支付寶與中國商業銀行有效地負責在該國建立基本的電子支付網絡。 以前,所有支付都是通過紙面交易處理的,必須通過中國人民銀行。
此外,中國的人口採用技術激增。 他們也變得更富有,因此需要越來越複雜(和更高利潤)的金融產品。
這場完美風暴,讓螞蟻金服一躍成為強者。 它目前在全球擁有 12 億客戶(其中 3/4 在中國),併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增長到 20 億。 目前,據估計,該公司約 60-70% 的收入來自支付,但隨著螞蟻不斷加強其客戶主張並提供抵押貸款、信用卡和信用評分等更高價值的產品,這一比例將穩步下降。 這將有效地使他們成為一家現代化、全方位服務的銀行,即未來的銀行。 作為參考,傳統零售銀行將有大約 30% 的收入來自支付。
結論
通過金融科技顛覆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徹底變革仍在進行中。 始於 2008 年金融危機的監管收緊步伐強勁,因此迫使傳統參與者接受創新。 市場正在成熟,發生的交易數量較少但規模較大且處於後期階段。 消費者和貸方將面臨強勁的整合,尤其是在宏觀經濟形勢急劇惡化的情況下。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潛在的“管道”(即支撐金融交易的基本要素)仍然幾乎完全由傳統銀行提供。 這是因為這些要求對於任何初創公司來說都是令人望而卻步的。 例如,對於向中小企業提供的任何貸款,銀行都必須持有 85% 的貸款金額作為監管資本。 金融科技參與者要完全擺脫銀行的束縛,同時獲得監管機構的支持,將是一項挑戰。 Zopa 最近的麻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不得不在最後一刻進行籌款,以滿足 FCA 的注資請求。 如果不這樣做,就意味著失去其初步的銀行執照。
最終,爭奪私募股權資本或上市將使該領域的許多大公司經受考驗。 他們最終能否實現投資者的預期並實現盈利? 他們是否能夠通過主管部門的審查並在發達國家獲得可觀的市場份額? 有多少金融科技公司將倖存下來? 金融科技的格局會是什麼樣子? 誰會被戰略投資者收購? 但最後,分離的問題是:是否有可能在西方建立一家未來盈利的銀行,就像馬雲在中國所做的那樣? 如果您需要戰略合作夥伴來支持您進行金融科技運動,Toptal 擁有一支由金融科技開發人員、設計師和業務專家組成的團隊來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