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獨角獸時代失敗的 IPO
已發表: 2022-03-11多年來,首次公開募股(IPO)市場似乎完全處於休眠狀態。 它從未從 .com 泡沫的高調失敗中恢復過來,許多經驗豐富和經驗不足的投資者損失了大量資金。 金融危機無疑無助於該行業的複興,私人市場的增長和超級基金的興起也是如此。
1999年至2018年美國IPO數量

然而,2019 年似乎逆勢而上,大量知名科技公司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Beyond Meat、Uber、Lyft 和 Pinterest 都是今年上市的知名公司的例子,Airbnb 和 The We Company(WeWork 的母公司)計劃在今年某個時候上市。
並非所有這些 IPO 都取得了成功:例如 Beyond Meat 和 Uber 的不同命運。 我們最近在另一篇文章中討論的 Beyond Meat(納斯達克股票代碼:BYND)被報導為近年來最大的成功之一,而不僅僅是 2019 年:事實上,它的首次公開募股是公司上市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2008 年金融危機以來的 2 億美元。正如 Howard Lindzon 在 7 月 29 日所寫的那樣,“2019 年表現最好的資產是 Beyond Meat——140 億美元,其市值超過所有標準普爾公司的 30%——而且伊万霍夫稱生物技術可食用。” (注:這是在 Beyond Meat 宣布其意外的後續發行並大幅下跌之前編寫的;然而,該股自 IPO 以來仍上漲了約 170%)。 另一方面,優步科技(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UBER)被無數文章報導為失敗,首次公開募股失敗。 該公司籌集了超過 81 億美元,但未能實現其 1000 億美元的預期估值目標; 該股在交易的第一天就大幅下跌,成為 10 億美元以上最糟糕的 IPO 之一。
美國首次公開募股超過 10 億美元,表現最差

即使股價回升,它仍然在 45 美元的 IPO 價格下方徘徊。
優步自 IPO 以來的股價

在進入私人市場時,成功和失敗的不只是科技公司:Anheuser Busch INBEV NV 不得不放棄其在亞太地區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轉而採取私人業務出售。 最後,最新一則失敗的 IPO 是中國體育公司萬達體育(Ironman)的所有者,該公司於 7 月 26 日在納斯達克上市。 萬達籌集的資金不到其預期金額的一半,並且在 IPO 後的交易中大跌,使其成為今年表現第二差的 IPO。
最後,關於 Slack 使用的替代策略也值得多說幾句。 Slack 採用與 Spotify 相同的策略,並使用直接上市而非 IPO。 在實踐中,這意味著它繞過了投資銀行和IPO利潤,同時能夠享受上市公司的好處。 我們將在下一節中更詳細地介紹這些內容。
本文將提供一個框架來分析這些金融事件,首先簡要介紹決定上市的過程,然後再介紹 IPO 背後的過程和成功因素,以及當前市場和對最近和即將上市的市場的考慮供品。
上市還是不上市?
很少有事件像通過首次公開募股上市那樣在公司的生命中具有重要意義。 首次公開募股描述了公司從完全私有化到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的過程。 公開上市有很多優勢,但也很複雜,成本也很高。 總體而言,選擇這樣做的公司越來越少,而且他們往往會在後期這樣做。 那麼為什麼一家公司會經歷如此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呢?
首次公開募股的主要目標是籌集資金並為現有投資者提供流動性,現階段主要是創始人、員工和管理層,以及天使、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等早期投資者。 除了這些目標之外,IPO 還帶來了許多其他好處和義務。 好處包括聲譽提升、投資者基礎擴大以及估值透明(流動性)。 相反,這些義務包括加強市場參與者和新投資者的審查,以及增加監管負擔。
接下來是該過程的概述。
IPO流程和執行
首次公開募股過程通常持續一年多,首先是對公司對其管理層和公司治理結構的準備情況進行內部評估,並對投資者對此類股票的潛在興趣進行廣泛評估。
首次公開募股流程

IPO 執行本身也極其複雜。 首先,它要求公司選擇一個或多個承銷商(將處理新上市股票定價和銷售的投資銀行)。 接下來是監管備案和盡職調查流程,以確保其合規性,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批准首次公開募股。 接下來是定價和價格發現過程,在此過程中與投資者接觸以確定他們對新股感興趣的條件和價格。 最後,開始交易的初始階段,在此期間使用穩定方法確保新股市場開始存在,最後在 25 天后過渡到常規市場交易。
首次公開募股執行

一旦公司的股票公開交易,其監管義務就會顯著增加。 自 90 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這一負擔顯著增加,這是安然和 WorldCom 等公司醜聞的直接後果,這些醜聞促使美國監管機構引入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 (SOX)。 上市公司有義務每年兩次披露非常詳細的財務數據,並建立關鍵的公司治理結構。 因此,任何考慮 IPO 的公司都必然需要聘請精通 SEC 要求的法律和合規人員。 另一方面,這確實為公司提供了額外的可信度,因為它經受住了更高級別的審查。

那麼,這對於不斷增長的業務和 IPO 數量在實踐中意味著什麼? 首次公開募股既昂貴又復雜:在普華永道的一項研究中,首次公開募股的成本估計在募集資金的 4-7% 和額外的 420 萬美元直接歸屬成本之間。 此外,接受調查的首席財務官估計維持公開上市的運營成本約為 100 萬美元。 許多學者將這些成本視為公司完全放棄上市或在公司生命週期後期上市的主要驅動因素。
美國上市公司數量

IPO 有哪些替代方案?
傳統上,首次公開募股是早期投資者“退出”其投資組合公司的首選方法。 首次公開募股被視為公司達到其完全成熟的必要步驟,從而將其投資者基礎從更具投機性的專業投資公司轉變為更傳統的投資者,例如共同或只做多頭的基金以及散戶投資者。 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私人市場可用資金的數量大幅增加,許多公司選擇使用這種方式為自己融資,通常通過這種方式籌集的資金比通過最終的 IPO 籌集的資金更多。 優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優步在 22 輪融資中總共籌集了 247 億美元,其中只有 81 億美元來自公開市場。
私人市場與公共市場的規模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散戶投資者現在無法在風險資本投資者退出後獲得風險投資支持的科技公司的敞口:如下圖所示,更常見的退出途徑是將企業出售給另一家(通常是上市的)公司。 因此,投資者可以間接投資:例如,購買 Facebook 的股票可以同時接觸 Whatsapp 和 Instagram。
風險投資通過IPO或併購退出

最終,管理者應該意識到進行首次公開募股的影響和好處,並且在決定是否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之前應該權衡幾個問題。
定義 IPO 的成功
既然已經探索了 IPO 的流程、影響和替代方案,現在是時候回顧一下 IPO 成功的原因以及何時將其視為失敗的 IPO。
有時,公司被迫完全取消首次公開募股,就像上面提到的百威英博 2019 年 7 月在香港的例子一樣。這種激烈行動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對投資者需求的錯誤估計,導致停止演習而不是冒著操作失敗的風險的決定。
BYND 和 UBER 的例子將用於說明如何評估 IPO 的成功。
- 籌集資金:除非公司直接上市,否則首次公開募股的主要目標是籌集資金。 在優步的案例中,他們既定的目標是籌集 100 億美元,但沒有實現。 另一方面,Beyond Meat 成功地提高了 23-25 美元的指導範圍的頂部(他們已經向上修正),因此超出了他們最初的目標。
- 股價升值/回報:這可以說是最受關注的指標。 投資者使用股價演變作為衡量股票情緒的簡單指標。 如上圖所示,優步再次在交易的頭幾天大幅下跌,然後在 45 美元的發行價附近徘徊。 另一方面,Beyond Meat 的股價自 IPO 以來一直在飆升(即使在後續發行的情況下,其股價仍上漲了約 170%)。
- 估值:如果對股票的需求非常高,那麼估值倍數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於其競爭對手都將很高。 Beyond Meat 的市盈率遠高於包裝食品行業的其他公司。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優步沒有達到其首次公開募股的估值目標。
- 客戶和員工的信心:成功上市是對公眾對公司管理和戰略看法的重要驗證。 這建立了潛在和現有客戶和員工的信心和意識。 它還允許公司設計與股票市場表現相關的管理層薪酬方案。 現在說 IPO 對客戶和員工的影響將對優步和 Beyond Meat 產生什麼影響還為時過早。
有什麼影響?
最終,IPO 的成功取決於:
- 市場偏好和總體狀況——即所謂的“IPO 窗口”——華爾街術語,表示市場活躍,投資者樂於接受在公開市場上市的新公司。
- 股票故事:有效地為潛在投資者提供連貫的敘述。
關於科技公司這個窗口的長度已經寫了很多。 特別是,這被稱為獨角獸的IPO窗口:當非常有價值的私營公司由於上述因素,即上市的監管負擔和巨額資金等因素,在長時間保持私有狀態後,最終進入公眾手中時。私人市場上替代資本來源的可用性。 根據《經濟學人》的說法,除了對科技股的胃口之外,2010 年風投基金在接近生命末期時開始清算的願望也是一個促成因素。 事實上,除非經濟急劇下滑和股市出現回調(事實上,許多人都在預料之中),我們可以期待更多這些獨角獸進入市場,因為 The We Company 和 Airbnb 已經準備好做。
最後,但最重要的是,你的股票的價值主張以及你的股票故事有多引人注目? 您的業務的防禦性如何? 管理層是否能夠清楚地表達這一點? 你的股票故事是否與長期趨勢緊密相關? 也許這就是 Beyond Meat 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向植物性飲食、健康和環保飲食的轉變是不可否認的。 相反,優步遭受了來自其競爭對手 Lyft 最近首次公開募股的競爭,以及許多人認為缺乏足夠“護城河”的企業。
從即將到來的大型 IPO 來看,對於像 Airbnb 這樣的公司來說,製作一個連貫且吸引人的故事似乎比為 The We Company 更容易。 觀察市場在首次公開募股時的反應以及任何其他潛在的失敗 IPO 肯定會令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