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的地方——設計倫理指南
已發表: 2022-03-11設計影響人類。 它影響我們的空間和場所、職業和消遣、友誼和家庭。
設計改善生活。 它減少了傷害,提高了生產力,並使知識更容易獲得。
但也有更黑暗的一面,一種不負責任地使用設計的方式——甚至是破壞性的。 我們已經看到了統計數據並閱讀了研究。 我們對這些故事感到震驚,對調查感到憤怒。 我們擔心自己的隱私、安全和心理健康。 設計會造成傷害。
作為設計師,我們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夠提供幫助,而不是阻礙。 為了保護我們為之設計的人,我們使用標籤。 我們將事物命名為“好”或“壞”,並讓我們的世界觀指導設計決策。 我們的意圖是好的,但我們的方法是短視的。 我們需要一種系統的方法來幫助我們檢查我們的設計選擇及其潛在動機——一種符合道德的方法。
設計倫理速成課程
倫理學是一個有許多分支的微妙領域。 但就其所有層面而言,倫理不能為每個問題提供道德確定性。 同樣,沒有任何道德方法能夠使所有文化在所有道德問題上保持一致。
當我們談論道德和設計時,如果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通用的注意事項清單,我們就會立即轉向徒勞無功。 道德的設計方法建立在問題之上,而不是先入為主的對錯概念,但我們必須知道要問什麼問題以及如何對我們的答案進行分類。 否則,我們將傾向於使用道德來確認我們已經相信的東西並操縱感知以支持我們的設計決策。
為了避免混淆和防止濫用道德,讓我們澄清一些重要的分類和誤解。
什麼是道德?
道德是一套行為標準體系,可幫助我們決定如何在特定情況下採取行動。 在考慮道德問題時,通過揭示我們的動機、我們對關鍵事實的認識以及我們的行為將如何影響他人的問題來檢查選擇。 道德思維幫助我們面對以下困境:
- 我們如何過上美好的生活?
- 我們的權利和責任是什麼?
- 我們怎麼知道對與錯的區別?
- 在任何給定情況下,我們如何選擇最佳行動?
關於道德的常見誤解
人們訴諸道德之外的論點以得出道德結論的情況並不少見。 這樣的提議可能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但也可能具有誤導性。
科學≠倫理
科學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可觀測宇宙的信息和數據。 這些信息可以為道德決策提供信息,但它並沒有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應該以某種方式行事(道德的關鍵考慮因素)。 此外,科學或技術的可能性並不等於道德完整性。
聘請了一位自由 UX 設計師來改善她客戶的 Web 應用程序中表現不佳的號召性用語。 設計師確定並測試了一個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顯著提高了 CTA 的轉換率。 僅基於統計改進,設計師是否有足夠的信息來確定她的解決方案是否合乎道德?
感情≠道德
感覺指導我們的道德決定,但在許多情況下,它們不可靠且以自我為中心(而道德主要以他人為中心)。 環境刺激、文化期望、社會條件和其他因素會影響我們的感受。 甚至可能會覺得一個行為是合乎道德的,而實際上它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的。 我們應該與我們的感覺保持一致,但感覺不是道德。
聘請了一個品牌設計團隊來重新思考公司對客戶的核心承諾。 經過大量研究和製定戰略後,團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願景,公司的利益相關者都非常興奮。 利益相關者的興奮是否確保了新的品牌承諾是合乎道德的?
文化規範≠倫理
文化規範促進了群體之間的秩序、和諧與合作,但文化容易忽視自身的缺點。 文化盲點可能導致對外界的破壞性態度和行為。 在面對道德決定時,我們應該對文化期望保持敏感,但道德不是由一群人之間的共識支配的。
一組用戶體驗研究人員被派往一個社區,採訪了一群將他們的祖先和生活方式追溯到一個共同家園的人。 在採訪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社區成員一致同意一個熱門的社會問題,並引用了長期存在的文化傳統作為原因。 文化傳統(或其廣泛接受)是否使社區成員的觀點符合倫理道德?
宗教≠倫理
宗教機構提倡良好的道德並鼓勵追隨者權衡其行為的道德影響,但並非每個人都信奉宗教。 隨著時間的推移,宗教傳統和教義也可能被誤解,導致信徒歸結為一系列導致不道德行為的嚴格規則。
一家小型網頁設計諮詢公司的幾名成員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 他們真誠地嘗試做正確的事,有時在面臨困難的設計決策時會參考他們的信仰教義。 團隊的設計和宗教的結合是否保證他們的行為是合乎道德的?
合法性≠道德
法律旨在維護和平和保護公民。 在理想世界中,現行法律會導致道德行為,但在現實世界中,法律可能會被破壞和規避。 法律允許的行為可能在道德上不道德。
高層管理人員委託一個流行的 SaaS 平台的企業設計團隊來構建和引入一個突破性的工具。 該工具具有引起團隊內部關注的功能,但經過一些調查,發現一切都是完全合法的。 這些功能的合法性是否也確保它們在道德上不妥協?

核心道德方法
有許多道德方法,但每種方法都有不同的標準來檢查行為。 不幸的是,不同道德方法的標準並不總是一致的。 通過一種方法進行檢查可能會告訴我們一個動作是好的。 通過不同的方法進一步檢查可能會告訴我們,同樣的行為是有問題的。 由於這種差異,通過一些鏡頭來看待道德決策可能會有所幫助。
功利主義的方法
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播下了功利主義的種子,他教導說最好的生活是最能提升快樂和減少痛苦的生活。 今天,功利主義方法教導說,最好的行動是對所有相關人員產生最大利益和最小傷害的行動。
功利主義的方法使我們超越用例和角色,並讓我們檢查設計決策的更廣泛影響。 它還促使我們考慮“最大的好處和最小的傷害”如何與不同的設計問題相關聯。
權利方法
權利方法的基礎是相信所有人都擁有尊嚴和尊重的權利。 因此,最好的行動是最完整地維護所有受影響者的權利和榮譽的行動。
可能會生成不尊重最終用戶尊嚴的設計解決方案——這是“設計師最了解”心態的常見副作用。 權利方法提醒我們,我們不僅僅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解決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提高同胞的生活質量。
正義方法
最初,正義方法教導說,應平等對待具有同等地位或環境的人。 多年來,它不斷發展,現在指出,道德選擇是一種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公平和平等待遇的選擇。 只要有道德上合理的理由,正義方法確實允許人們受到不同的對待。
公正的方法鼓勵我們質疑我們的設計是否偏向於一個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另一個用戶的需求。 (如果是這樣,為什麼?)
美德之道
憑藉其亞里士多德的根源,美德方法強調一個人的整個生活,而不是個人決定。 目標是獲得美德,活出最優秀、最合適的自己。 所有行動都根據它們對這一理想的貢獻(或減損)程度來衡量。
美德方法邀請我們全面思考我們的設計事業。 它懇求我們不要對個人設計決策進行評判,這樣我們就可以問我們的行為是否正在引導我們成為我們渴望成為的那種設計師。
設計師應該宣誓嗎?
沒有辯論。 設計,尤其是數字產品設計,不斷改變我們溝通、花錢和開展業務的方式。 許多變化是積極的,但其他變化利用了社會中的弱勢成員。 這並不新鮮。
技術進步。 技術被濫用。 技術會調整——但不是靠自己。 設計師不是立法者或監管者,但我們是變革的推動者。 盡責和合乎道德地工作取決於我們,但我們如何確保我們的善意不會被誤導?
我們需要道德準則嗎? 宣誓,簽署,並掛在我們的牆上? 也許吧,但守則和誓言往往會變得一成不變。 它們給了我們一些渴望的東西,一個值得反思的理想,但它們不是我們在日常設計中回憶的東西,也不是我們在預算面臨風險和最後期限迫在眉睫的情況下背誦的東西。 守則和誓言不會使我們成為有道德的設計師。
相反,我們需要一個建立在有意義的問題之上的框架,一個將決策提升到對與錯結論之上的框架。 為什麼? 決定是故意的。 他們培養了對所做出選擇的影響的持續責任感。 決定是個案。 它們幫助我們避免不基於道德的先入為主的標籤和論點的虛假安全。
如何使用道德框架進行設計決策
在每個設計項目的早期階段,都有數百個本能決定。 培訓和過去的經驗指導我們最初的努力,並幫助我們為盤旋在我們腦海中的請求、事實和想法的模糊雲帶來秩序。 隨著我們在設計過程中的循環和概念開始形成,我們的直覺提供的確定性降低,尤其是在涉及困難的設計決策時。
當在設計過程中出現具有道德性質的決定時,將其通過框架的步伐。 每一步都有針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剝去偽裝,揭露重要事實和潛在動機。 在框架的最後,沒有評分系統或建議列表。 那是故意的。 框架無法思考或選擇,但設計師可以。 擁有自己的行為是我們的責任。
在此處下載設計決策道德框架的 PDF 版本。
• • •
進一步閱讀 Toptal 設計博客:
- 藝術與設計——永恆的辯論
- 空狀態——用戶體驗中最容易被忽視的方面
- UX 的未來是我們的人性
- 美德信號的藝術:為什麼這麼多品牌都弄錯了
- 如何招募用戶體驗研究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