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设计思维过程

已发表: 2022-03-11

什么是设计思维? 简而言之,设计思维作为一种策略超出了大多数 UI 和 UX 设计师通常解决问题的重点。 它为整个设计过程增添了对用户的深刻同理心,创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成果。

为什么设计思维对实施如此重要? 专注于对用户的同理心并以他们的需求为中心的设计将始终优于只专注于以最有效或最具创造性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设计。 毕竟,设计师认为高效和创造性的东西并不总是以最好的方式满足用户的需求。

设计思维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移情、定义、构思、原型和测试。 应该给每个人时间和适当的资源,以创建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最终产品。

第 1 步:移情

将设计思维过程应用于任何项目的第一步是考虑解决问题所涉及的人类需求。 设计师必须运用他们的设计思维同理心,并考虑受问题影响的用户的需求——可以这么说。

在这个阶段进行研究对于最终结果的成功至关重要,即使最终结果尚未构思出来。 此时的用户研究应侧重于收集有关问题的更多信息以及用户可能尝试过的其他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过程的移情阶段可以用多种方式表示
当设计师通过设计思维阶段时,创建用户研究结果的可视化表示可能很有用。

如果用户尝试了失败的解决方案,最好在此过程的早期发现。 通过用户访谈和其他研究揭示这些信息有助于防止设计师重复相同的不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用户体验研究阶段提出正确的问题对于收集必要的信息以找到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的真正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然而,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将取决于要解决的项目和问题。

第 2 步:定义

一旦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形成了过去失败的解决方案的想法,就该以以人为中心的术语来定义问题了。 这意味着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待它,而不是从设计师或公司的角度来看。

有时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定义问题——有时重新定义它可以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例如,医疗设备的设计人员可能会从操作设备的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待要解决的问题。 但这种观点可能会给使用该设备的患者带来问题。

例如,核磁共振机器对许多孩子来说都是可怕的。 GE Healthcare 产品设计师 Doug Dietz 震惊地得知 80% 的儿童需要服用镇静剂才能接受 MRI。 虽然他的团队创造了一种创新的新型 MRI 机器,但他们没有解决这个特定问题,因为他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它。 当他们最终做到了,并为机器添加了彩色图形并为体验添加了一个故事时,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需要为测试使用镇静剂。

为改进医疗设备而实施的设计思维框架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贝尼奥夫儿童医院的一台 MRI 机器具有儿童友好的图形,这是 GE Healthcare 实施设计思维过程的结果。

解决这个问题完全取决于观点。 迪茨直到在检查其中一台机器的安装时亲眼目睹了孩子们的测试时才意识到孩子们有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 D.School 提出了一个 POV MadLib,用于定义设计问题并将其改进为单一观点。 这对于在提炼与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用户需求方面遇到困难的设计团队来说非常有帮助。

设计师应该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他们还需要考虑面临问题的各种用户。 例如,在 MRI 示例中,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运行机器的技术人员; 也需要考虑同时成为“用户”的患者。

同时,定义与问题相关的设计团队的优势是一个好主意。 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创建一个能够发挥其长处的团队(并希望能够弥补彼此的短处)是创建成功解决方案的重要部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而我的生命依赖于解决方案,我会在前五十五分钟确定要问的正确问题,因为一旦我知道正确的问题,我就可以解决不到五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找出正确的问题与找出正确的观点相同。

第 3 步:构思

任何设计项目的构思阶段都可能是最具创意和回报的组成部分之一。 构思会议应包括您的设计团队的所有成员以及可以就同一问题提供不同观点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亚历克斯·奥斯本(Alex Osborn)在其 1953 年出版的《应用想象》一书中推广了“头脑风暴”一词,他说有效的头脑风暴会议需要两条规则:团队必须推迟对提出的想法的判断,并且必须以数量而非质量为目标。

有时需要很多坏主意才能想出一个好主意。 但是,如果团队甚至避免说出“坏”的想法,他们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好的想法。 事实上,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坏主意会让另一个人的大脑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得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提出坏主意,那么正确的主意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设计思维阶段:构思过程中的头脑风暴
在设计思维过程的构思阶段,头脑风暴是关于数量而非质量的。

为头脑风暴会议设置限制。 时间限制(通常每个主题或项目的每个方面为 15-20 分钟)可以帮助激发生产力并防止参与者永远持续下去,并在所有主题都得到解决之前就筋疲力尽。

如上所述,包括不在设计团队中的利益相关者是此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找出他们已经尝试过的想法之外,将他们包括在头脑风暴会议中会鼓励他们参与设计过程。 了解为什么某些选项从一开始就被取消资格或被认为值得一试的原因,可以在此过程中减少阻力。

挑战相关人员关于什么是可行的解决方案或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的假设也可以带来创新的想法。 当有人说某事无法完成或行不通时,团队的其他成员应该问:“为什么不呢?” 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想法,并导致参与者挑战他们自己关于“应该”如何完成设计的假设。

意识到,在构思阶段,不太可能找到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这里的重点是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对它们进行分类以找到最好的(可能是用户需求、实用性、成本效益和项目特定的其他因素的某种组合),然后找出哪些应该继续下一步:原型设计。

第 4 步:原型

原型创意是设计思维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好的原型,就无法有效地进行用户测试,这意味着设计在发送到生产环境之前不会经过适当的审查。

应该建立来自第三步的最佳想法的原型。 这些需要是用户可以与之交互的想法的真实、触觉表示。 例如,对于应用程序,应表示应用程序使用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入职、注册和登录屏幕,以及实际功能。

设计思维阶段:原型
虽然原型应该彻底地代表想法,但它们不必是高保真度的。

原型可以让设计人员创建尚未想到的创新解决方案。 当设计团队不受当前模式或当前技术的限制时,他们可以创建打破这些惯例的原型。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设计师仍然更喜欢用笔和纸而不是软件来创建初始线框和原型的原因——它使他们能够不受限制地创造他们可以想象的任何东西。

原型设计应该分阶段进行,从用于收集用户和利益相关者反馈的低保真原型开始。 随着解决方案的缩小,可以创建功能更高且设计更好的原型,以便在更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进一步测试。

尽早创建更高保真度的原型会让人感到不知所措。 例如,如果应用程序功能的主要部分需要复杂的编码,那么如何在过程中尽早实现而不延迟整个项目,并且可能在最终无法实现的功能上浪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人类来模拟所需的功能。 例如,最初聊天机器人可以由真人操作,直到了解用户需求。

第 5 步:测试

设计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与实际用户一起测试您的设计。 这一步通常与第四步(原型设计)同时进行。

测试非常有价值,因为没有它,设计师就无法收集用户反馈。 用户反馈是让产品真正解决他们设计要解决的问题的原因。

测试很可能最终会挑战设计团队在设计思维过程的先前阶段所做的假设。 即使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现实世界也有一种倾向。 例如,设计师是否考虑了服务器延迟或互联网连接不稳定等因素? 他们是否认为即使处理他们的请求需要几秒钟,用户也可能需要即时反馈?

用户测试揭示了流程中的扭结,这些流程原本是经过深思熟虑和计划的。

设计思维阶段:测试
设计人员应注意在设计思维过程的用户测试阶段哪些有效,哪些无效,以改进后续原型。

测试阶段通常与原型设计阶段一起进行,因为测试应该尽早且经常进行。 将原型设计和测试阶段视为一个循环。 创建一个原型,然后进行测试,然后改进(或完全放弃以换取不同的想法),然后再次测试,依此类推,直到项目准备好在世界上发布。

用户测试过程将根据被测试的产品而改变。 例如,网站设计可以通过 UserInput.io 或五秒测试等网站在很大程度上由匿名用户进行测试。 不过,为老牌公司测试应用程序可能包括他们当前的客户,并通过更严格的测试过程,包括用户访谈等。 Vox Media 在一篇内容丰富的文章中概述了他们的用户研究测试方法,该文章讨论了进行远程用户研究的方法。

实施设计思维过程

设计师应该努力为他们的用户创造最好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设计师可能会忙于创造他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以最有效、最具创意或其他对用户可能或可能不重要的指标来衡量。

将设计思维过程实施到项目工作流程中是防止此类设计错误的绝佳方法。 用户并不关心最客观有效或最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他们关心真正解决他们问题的解决方案。 使用设计思维框架更容易让设计人员找出用户认为的最佳解决方案,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偏见进行操作。

最后,创造满意的用户应该是每个设计团队的目标。

•••

进一步阅读 Toptal 设计博客:

  • 设计思维在商业中的价值
  • 以人为本的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
  • 伟大的问题导致伟大的设计——设计思维过程指南
  • 什么是战略设计思维以及它如何赋予设计师权力?
  • 设计问题陈述——它们是什么以及如何构建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