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設計思維過程
已發表: 2022-03-11什麼是設計思維? 簡而言之,設計思維作為一種策略超出了大多數 UI 和 UX 設計師通常解決問題的重點。 它為整個設計過程增添了對用戶的深刻同理心,創造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成果。
為什麼設計思維對實施如此重要? 專注於對用戶的同理心並以他們的需求為中心的設計將始終優於只專注於以最有效或最具創造性的方式解決問題的設計。 畢竟,設計師認為高效和創造性的東西並不總是以最好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
設計思維過程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移情、定義、構思、原型和測試。 應該給每個人時間和適當的資源,以創建真正滿足用戶需求的最終產品。
第 1 步:移情
將設計思維過程應用於任何項目的第一步是考慮解決問題所涉及的人類需求。 設計師必須運用他們的設計思維同理心,並考慮受問題影響的用戶的需求——可以這麼說。
在這個階段進行研究對於最終結果的成功至關重要,即使最終結果尚未構思出來。 此時的用戶研究應側重於收集有關問題的更多信息以及用戶可能嘗試過的其他解決方案。
如果用戶嘗試了失敗的解決方案,最好在此過程的早期發現。 通過用戶訪談和其他研究揭示這些信息有助於防止設計師重複相同的不合適的解決方案。
在用戶體驗研究階段提出正確的問題對於收集必要的信息以找到滿足用戶需求和期望的真正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然而,這些問題究竟是什麼,將取決於要解決的項目和問題。
第 2 步:定義
一旦對問題進行了研究,並且形成了過去失敗的解決方案的想法,就該以以人為中心的術語來定義問題了。 這意味著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待它,而不是從設計師或公司的角度來看。
有時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定義問題——有時重新定義它可以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 例如,醫療設備的設計人員可能會從操作設備的技術人員的角度來看待要解決的問題。 但這種觀點可能會給使用該設備的患者帶來問題。
例如,核磁共振機器對許多孩子來說都是可怕的。 GE Healthcare 產品設計師 Doug Dietz 震驚地得知 80% 的兒童需要服用鎮靜劑才能接受 MRI。 雖然他的團隊創造了一種創新的新型 MRI 機器,但他們沒有解決這個特定問題,因為他們沒有從孩子的角度看待它。 當他們最終做到了,並為機器添加了彩色圖形並為體驗添加了一個故事時,只有一小部分的孩子需要為測試使用鎮靜劑。
解決這個問題完全取決於觀點。 迪茨直到在檢查其中一台機器的安裝時親眼目睹了孩子們的測試時才意識到孩子們有問題。
斯坦福大學的 D.School 提出了一個 POV MadLib,用於定義設計問題並將其改進為單一觀點。 這對於在提煉與他們試圖解決的問題相關的用戶需求方面遇到困難的設計團隊來說非常有幫助。
設計師應該從用戶需求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他們還需要考慮面臨問題的各種用戶。 例如,在 MRI 示例中,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運行機器的技術人員; 也需要考慮同時成為“用戶”的患者。
同時,定義與問題相關的設計團隊的優勢是一個好主意。 設計師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創建一個能夠發揮其長處的團隊(並希望能夠彌補彼此的短處)是創建成功解決方案的重要部分。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我有一個小時來解決一個問題,而我的生命依賴於解決方案,我會在前五十五分鐘確定要問的正確問題,因為一旦我知道正確的問題,我就可以解決不到五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找出正確的問題與找出正確的觀點相同。
第 3 步:構思
任何設計項目的構思階段都可能是最具創意和回報的組成部分之一。 構思會議應包括您的設計團隊的所有成員以及可以就同一問題提供不同觀點的其他利益相關者。
亞歷克斯·奧斯本(Alex Osborn)在他 1953 年出版的《應用想像》一書中推廣了“頭腦風暴”一詞,他說有效的頭腦風暴會議需要兩條規則:團隊必須推遲對提出的想法的判斷,並且必須以數量而非質量為目標。
有時需要很多壞主意才能想出一個好主意。 但是,如果團隊甚至避免說出“壞”的想法,他們可能永遠也達不到好的想法。 事實上,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壞主意會讓另一個人的大腦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從而得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一開始就沒有提出壞主意,那麼正確的主意可能永遠不會出現。

為頭腦風暴會議設置限制。 時間限制(通常每個主題或項目的每個方面為 15-20 分鐘)可以幫助激發生產力並防止參與者永遠持續下去,並在所有主題都得到解決之前就筋疲力盡。
如上所述,包括不在設計團隊中的利益相關者是此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找出他們已經嘗試過的想法之外,將他們包括在頭腦風暴會議中會鼓勵他們參與設計過程。 了解為什麼某些選項從一開始就被取消資格或被認為值得一試的原因,可以在此過程中減少阻力。
挑戰相關人員關於什麼是可行的解決方案或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的假設也可以帶來創新的想法。 當有人說某事無法完成或行不通時,團隊的其他成員應該問:“為什麼不呢?” 這可能會導致更多的想法,並導致參與者挑戰他們自己關於“應該”如何完成設計的假設。
意識到,在構思階段,不太可能找到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 這裡的重點是提出盡可能多的想法,對它們進行分類以找到最好的(可能是用戶需求、實用性、成本效益和項目特定的其他因素的某種組合),然後找出哪些應該繼續下一步:原型設計。
第 4 步:原型
原型創意是設計思維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沒有好的原型,就無法有效地進行用戶測試,這意味著設計在發送到生產環境之前不會經過適當的審查。
應該建立來自第三步的最佳想法的原型。 這些需要是用戶可以與之交互的想法的真實、觸覺表示。 例如,對於應用程序,應表示應用程序使用的完整工作流程,包括入職、註冊和登錄屏幕,以及實際功能。
原型可以讓設計人員創建尚未想到的創新解決方案。 當設計團隊不受當前模式或當前技術的限制時,他們可以創建打破這些慣例的原型。 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設計師仍然更喜歡用筆和紙而不是軟件來創建初始線框和原型的原因——它使他們能夠不受限制地創造他們可以想像的任何東西。
原型設計應該分階段進行,從用於收集用戶和利益相關者反饋的低保真原型開始。 隨著解決方案的縮小,可以創建功能更高且設計更好的原型,以便在更真實的生產環境中進行進一步測試。
儘早創建更高保真度的原型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 例如,如果應用程序功能的主要部分需要復雜的編碼,那麼如何在過程中儘早實現而不延遲整個項目,並且可能在最終無法實現的功能上浪費大量時間和資源? 一種解決方案是使用人類來模擬所需的功能。 例如,最初聊天機器人可以由真人操作,直到了解用戶需求。
第 5 步:測試
設計思維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與實際用戶一起測試您的設計。 這一步通常與第四步(原型設計)同時進行。
測試非常有價值,因為沒有它,設計師就無法收集用戶反饋。 用戶反饋是讓產品真正解決他們設計要解決的問題的原因。
測試很可能最終會挑戰設計團隊在設計思維過程的先前階段所做的假設。 即使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現實世界也有一種傾向。 例如,設計師是否考慮了服務器延遲或互聯網連接不穩定等因素? 他們是否認為即使處理他們的請求需要幾秒鐘,用戶也可能需要即時反饋?
用戶測試揭示了流程中的扭結,這些流程原本是經過深思熟慮和計劃的。
測試階段通常與原型設計階段一起進行,因為測試應該儘早且經常進行。 將原型設計和測試階段視為一個循環。 創建一個原型,然後進行測試,然後改進(或完全放棄以換取不同的想法),然後再次測試,依此類推,直到項目準備好在世界上發布。
用戶測試過程將根據被測試的產品而改變。 例如,網站設計可以通過 UserInput.io 或五秒測試等網站在很大程度上由匿名用戶進行測試。 不過,為老牌公司測試應用程序可能包括他們當前的客戶,並通過更嚴格的測試過程,包括用戶訪談等。 Vox Media 在一篇內容豐富的文章中概述了他們的用戶研究測試方法,該文章討論了進行遠程用戶研究的方法。
實施設計思維過程
設計師應該努力為他們的用戶創造最好的解決方案。 很多時候,設計師可能會忙於創造他們認為“最佳”的東西——以最有效、最具創意或其他對用戶可能或可能不重要的指標來衡量。
將設計思維過程實施到項目工作流程中是防止此類設計錯誤的絕佳方法。 用戶並不關心最客觀有效或最有創意的解決方案。 他們關心真正解決他們問題的解決方案。 使用設計思維框架更容易讓設計人員找出用戶認為的最佳解決方案,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偏見進行操作。
最後,創造滿意的用戶應該是每個設計團隊的目標。
進一步閱讀 Toptal 設計博客:
- 設計思維在商業中的價值
- 以人為本的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重要性
- 偉大的問題導致偉大的設計——設計思維過程指南
- 什麼是戰略設計思維以及它如何賦予設計師權力?
- 設計問題陳述——它們是什麼以及如何構建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