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開發:智能手錶值得麻煩嗎?

已發表: 2022-03-11

Apple Watch 本月早些時候開始銷售,目前尚不清楚它對行業的意義。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它的銷量遠遠超過了 Android Wear 設備,Apple 做得很好,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對吧?

智能手錶和開發

沒那麼快。

儘管 Apple Watch 有望為 Apple 及其股東帶來商業成功,但技術專家仍不完全相信智能手錶具備征服市場所需的能力,至少目前還沒有。 這對蘋果開發者意味著什麼? 對背後的其他平台和公司有何影響? 我將從一些枯燥的數字和市場預測開始,只是為了讓您了解智能手錶和可穿戴設備的前景,所以請多多包涵。

研究公司 IDC 預計,今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 4570 萬台,高於 2014 年的 1960 萬台。到本十年末,IDC 預計出貨量將超過 1.261 億台。 這聽起來很龐大,直到您考慮到同一家研究公司預計 2015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到驚人的 14 億部。

又一個蘋果成功故事?

僅在美國,Apple Watch 第一天的銷售訂單就達到了近 100 萬台,這意味著該設備在一天之內就在一個市場上超過了所有 Android Wear 設備的總和。 手錶一上市,就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訂購了這款手錶。 僅此一項就足以讓開發人員開始質疑 Google 的平台,但這些數字並沒有描繪出全貌。

以下是自發布以來曝光的其他一些事實:

  • Apple Watch 沒有得到很好的評價。
  • 入門級運動版佔發布訂單的大部分。
  • 更大的 42 毫米版本比更小的版本賣得更好。
  • 一些關鍵人群(即青少年)對 Apple Watch 的興趣正在減弱。
  • 絕大多數訂單來自定期購買蘋果設備的人。
  • 分析師沒有留下深刻印象,許多人下調了他們的預測。

很明顯,該產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它本來可以更好。 那麼,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問題的背後是什麼。

  • 評論家批評電池壽命差和缺乏用例(即沒有“殺手級應用”)。 電池壽命問題也解釋了對具有更大電池的 42 毫米型號的強勁需求。
  • 高端機型的需求疲軟表明它們價格過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年輕人不太感興趣。
  • Apple Watch 專為 iPhone 用戶設計——Apple 在美國擁有巨大的市場份額,但在世界其他地區卻沒有。
  • 第一代第三方應用性能不佳。 它們加載時間過長並且可能無響應。

底線——如果有人告訴你蘋果將征服智能手錶市場並扼殺所有競爭平台,我建議你做一些研究並看看其他意見。 確實,蘋果在短期內的銷量會大大超過 Android Wear 供應商,但它也會更早地達到飽和點。 增長潛力受限於蘋果自身封閉的生態系統和溢價定價。

您是否應該考慮為 Apple Watch 開發智能手錶應用程序? 無論如何。 即使 1.0 版本不太令人印象深刻,Apple Watch 也不會失敗,我們將在數百萬手腕上看到當前型號以及後續幾代產品。 要深入了解 Apple Watch 開發,您可以查看由 Toptal iOS 開發人員 Antonio Bello 撰寫的 Apple Watch 開發教程。

Android Wear – 好硬件讓谷歌失望

Android Wear 於一年多前於 2014 年 3 月發布。第一批設備在幾個月後開始出貨,但第一代 Android Wear 產品表現不佳。 Moto 360 和 LG G Watch R 等高端設計出現在 2014 年底,但並沒有太大幫助。

總體而言,據估計,2014 年總共有 720,000 台 Android Wear 設備出貨。Apple 單日售出的手錶數量超過了所有 Google 合作夥伴近一年的時間。

那麼出了什麼問題呢?

智能手錶開發

谷歌通常會因為發布不起眼而承擔大部分責任,我不得不站在批評者一邊——該公司將 Android Wear 推向市場。 它只是沒有準備好。 樣品一出,我的幾個同事就開始試用 1.0 版本和 Android Wear 硬件的第一個化身。 他們的印像是 1.0 實際上是一個測試版,一位技術記者告訴我“1.0 感覺就像 0.8”。

硬件不是問題。 在硬件方面,一般的 Android Watch 與 Apple Watch 差別不大,所以潛力是存在的。 然而,它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大多數批評者認為,谷歌在幾個方面失手了:

  • 缺乏潤色——操作系統感覺像是一項正在進行的工作。
  • 缺乏功能——谷歌未能在第一個版本中集成關鍵功能。
  • 效率低下,電池壽命——後續更新大大提高了某些設備的電池壽命。
  • 無自定義 - 雖然大多數 Android 手機都帶有自定義 UI 皮膚,但 Android Wear 不支持它們。
  • 沒有殺手級應用。

公平地說,谷歌在過去 13 個月中解決了其中一些問題,但也給該平台帶來了不好的聲譽,這可能需要時間來克服。 更糟糕的是,谷歌拙劣的谷歌眼鏡項目讓許多熱衷於擁抱最新谷歌平台的開發人員幻滅,結果卻看到該項目在商業化之前就被拋棄了。 如果開發團隊在 Google Glass 上被燒毀,他們可能會三思而後行,這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谷歌和對 Android Wear 感興趣的開發者來說,好消息是該平台確實具有增長潛力。 與 Apple Watch 相比,一些大供應商提供了更多的外形尺寸。 最新的 Android Wear 更新對於解決一些初期問題以及添加 WiFi 支持等新功能大有幫助。 價格要低得多,潛在的用戶群要大得多(Android Wear 硬件顯然可以與最新版本的 Android 兼容,但 Google 顯然也在努力支持 iOS。如果行業傳聞可信,Android Wear 可能會獲得 iOS到 2015 年中期提供支持。

雖然 Android Wear 智能手錶的開發很簡單,而且谷歌也做了很多工作來讓它變得更容易,但仍不清楚 iOS 支持將如何實現。 從技術上講,這是可能的,而且應該不會太難實現,但從商業角度來看,蘋果顯然會在保持 Android Wear 設備沒有競爭力方面擁有既得利益。 我懷疑 Apple 會採取嚴厲措施,相當於徹底禁止,但我懷疑 iOS 上的 Android Wear 硬件將受到功能有限的影響。 是的,您可能會在幾個月內使用與 iPhone 配對的 Android Wear 手錶,但您將無法獲得與 Apple Watch 幾乎相同的集成和功能水平。

儘管如此,這可能是許多用戶會接受的權衡。 Apple Watch 並沒有提供太多獨特的功能,所以他們不會錯過太多。 功能有限的前景可能不足以阻止許多消費者使用更便宜的設備來代替 Apple Watch。

沒有殺手級應用程序 = 開發人員的殺手級機會

雖然分析師和股東應該擔心智能手錶缺乏用例和殺手級應用程序,但這對開發人員來說實際上是個好消息。 您可以成為從事此類智能手錶應用程序開發的人,並在這個新興和未開發的市場上留下印記。

我已經談到了長期預測,而且潛力顯然是存在的。 而且,雖然我們仍處於智能手錶開發的早期階段,但我相信這個利基市場值得探索。 它不僅適用於冒險者,也不是投機性的,至少不會比當今任何傳統的移動應用程序項目更具投機性。

隨著細分市場的成熟和用戶群的增長,用例和殺手級應用程序的缺乏將由市場和供需的看不見的手來解決。 這可能需要一段時間,但我們可以在短短幾年內從幾乎沒有智能手錶應用程序變成一個新的泡沫。

最重要的是,Apple Watch 和 Android Wear 智能手錶的開發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一件大事,也許沒有智能手錶應用程序那麼大,但仍然意義重大。

當然,這不僅僅是智能手錶特定的應用程序; 最大的挑戰是將智能手錶集成到現有應用程序中。 由於用戶如此之少,智能手錶應用程序開發的這一方面往往由於成本和時間的考慮而被忽視。 即便如此,它會變得更加相關,所以請記住這一點並做好準備。 蘋果和谷歌將盡量保持流程盡可能簡單,但在客戶要求集成智能手錶之前進行一些研究並沒有什麼壞處。

但是我概述的其他問題呢? 開發人員無法修復的東西呢?

智能手錶 - 定價和市場細分

短期內定價仍將是一個問題,但 Android Wear 設備應該會迅速商品化。 入門級車型會變得更便宜,我們會看到更多的分層;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優質的可穿戴設備,而且由於我們正在處理一次性設備,大多數消費者不會願意在它們上花大價錢。 蘋果的發布數據證明了這一點。

在 Android 世界中,這個過程會快得多。 目前,我們只有一層 Android Wear 硬件,硬件規格基本相同。 展望未來,我們應該開始看到更便宜的設計——青少年橡膠和聚碳酸酯手錶、正裝高級不銹鋼錶款、堅固耐用的運動錶款等等。

智能手錶差異

一種有趣的可能性是使用模塊化設計。 製造商可以轉向標準化的外殼和錶帶(已經標準化); 基本上,他們可以為方形和圓形屏幕採用幾種不同的外形尺寸,提供一系列可互換的不同外殼和模塊。

如果您可以採用模塊化設計,讓用戶保留花哨的鈦或鋼製機身,而只需更換手錶模塊,為什麼還要花 1,000 至 2,000 美元購買高級智能手錶? 您可以在 30 美元的橡膠機身或 200 美元的不銹鋼設計中使用相同的手錶模塊。

還值得注意的是,Apple Watch 和 Android Wear 並不是僅有的兩個智能手錶平台,但我稍後會談到。

電池壽命

開發人員在電池壽命方面無能為力,很抱歉製造商也無能為力。 大多數智能手錶基本上都是按比例縮小的手機平台,Android Wear 使用高通公司的 Snapdragon 410 片上系統 (SoC),而蘋果使用其專有的 S1 模塊(具體規格知之甚少)。

無論如何,智能手錶都配備了大約 400mAh 的電池,這些電池應該為 SoC 和屏幕供電。 這根本不夠,因此大多數 Android Wear 和 Apple Watch 用戶報告的電池續航時間為 24-36 小時。 即使在 14nm/16nm FinFET 節點上使用更高效的下一代 SoC,屏幕仍將是一個問題。 這些不是手機,設計人員不能簡單地在設備上安裝一個更大的屏幕並創造一個新的外形尺寸來容納更大的電池。

就開發人員而言,有限的電池壽命意味著效率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藍牙 4.0 LE 是高效的,其他組件也是如此,但優化將是未來幾年的遊戲名稱。

這是一個限制因素,因為我們將無法利用智能手錶硬件的所有功能。 開發具有精美過渡、動畫壁紙和類似吸引眼球功能的用戶界面幾乎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重點必須放在資源管理上:

  • 簡化通知系統,提供不同的時間間隔。
  • 避免濫用內存的 UI,或使 GPU 承受大量負載的 UI。
  • 安排盡可能多的進程在充電時運行。
  • 限制喚醒時間,使用節儉的喚醒系統。
  • 為用戶提供了很多與效率相關的選擇。
  • 檢查電池狀態,創建獨立於系統電源管理的超高效模式。
  • 盡最大努力找出性能問題。

這些技巧中的大多數都是顯而易見的,但仍然需要牢記。 由於缺乏優化,很多人卸載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在智能手錶上,這將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替代智能手錶平台怎麼樣?

所以,我的論點很簡單——當前一代的 Apple 和 Android 智能手錶價格過高,而且電池壽命很短。 雖然它們對發達市場的消費者來說並不太貴,但它們的定價限制在拉丁美洲、中國和印度等巨大的新興市場很有吸引力。

Android Wear 設備的價格勢必會下降,但有一個限制; 今年我們不太可能看到低於 100 美元的設備,2016 年也可能不會。 蘋果沒有降價的習慣,我認為沒有人期望入門級 Apple Watch 明年的售價會低於 250 至 300 美元。 這為替代智能手錶平台創造了機會。 有幾十億人根本買不起昂貴的智能手錶。

但是這些替代平台有機會嗎? 是的,他們中的許多人都這樣做,但重要的是要指出,其中一些在設計時並未考慮到價格實惠的手錶。 LG 為奧迪設計的新型智能手錶運行 WebOS,但它被設計為旗艦產品,比公司的 Android Wear 產品高出一個層次。 三星基於 Tizen 的手錶也有高端需求。

就個人而言,我發現預算替代品更有趣,這不僅僅是關於它們更廣泛的市場吸引力——而是關於電池壽命。

華碩最近發布了 VivoWatch,這是一款面向健身的智能手錶設計,帶有單色顯示屏。 該公司聲稱一次充電可以運行大約 10 天,超過了蘋果和安卓的產品。 許多供應商都在沿著類似的路線工作。 他們正在設計更簡單、更便宜且電池壽命更長的設備。

這更多地與芯片製造商有關,而不是小工具製造商。 聯發科和英特爾等公司正在開發此類平台; 如果他們沒有進行大量研究,他們就不會浪費資源並燒掉數百萬美元。 他們做到了,並且得出了與許多觀察者相同的結論——市場上有更便宜、電池壽命長的一次性設備,包括低端智能手錶和智能腕帶,或者你能想到的任何類型的可穿戴設備.

智能手錶平台

聯發科實驗室瞄準數十億消費者

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芯片供應商聯發科去年推出了聯發科實驗室,並推出了幾款專為該細分市場設計的產品。 該公司正在開發 Android Wear 芯片,如 MT2601,以及更節儉的芯片組,如 Aster MT2502。 基於後者的第一批產品正在投放市場,該平台有一些事情要做。

MT2502 基於一個時鐘頻率為 260MHz 的微型 ARM7 EJ-S 內核,與 Android Wear 設備相比,它的功能嚴重不足。 然而,這就是重點。 聯發科為價格實惠的可穿戴設備設計了一個具有良好電池壽命的平台,因此基於該平台的第一款手錶的電池壽命約為 5-7 天。 它們通常附帶分辨率較低的彩色屏幕(240x240px),其背後的軟件稱為聯發科 LinkIt,它本質上是一個 MCU 操作系統。

由於這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平台,聯發科渴望得到軟件和硬件合作夥伴的加入,而這正是聯發科實驗室的全部意義所在。 該公司為對其平台感興趣的合作夥伴和開發人員提供了大量支持——HDK、開發板、API、SDK 以及與 Eclipse 的集成都值得一提。 該公司指出,其目標是將可穿戴設備帶給數十億人,這不是蘋果和谷歌在他們的可穿戴平台上能做到的,至少目前還做不到。

幾個月前,基於聯發科平台的第一款智能手錶開始發貨。 儘管價格從 60 美元到 80 美元不等,但這些智能手錶仍然提供了很多功能。 它們可以監控用戶的心率、顯示通知、來電顯示、與媒體播放器同步、與電話撥號器集成並充當智能手機攝像頭取景器。

開發者應該關注哪個智能手錶平台?

沒有簡單的答案,因為所有平台都有適合他們的東西,此時不能忽視,所以讓我們從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的角度看一些基本的智能手錶優缺點。

面向開發人員的智能手錶平台

Apple Watch 的優缺點

優點:

  • 是蘋果; 它會賣。
  • 單一平台處理,無碎片化。
  • 可能比競爭平台更有利可圖,尤其是在短期內。

缺點:

  • 有限的用戶基礎和長期增長潛力。
  • 對於許多市場來說,價格昂貴得令人望而卻步。

Android Wear 的優缺點

優點:

  • 與蘋果相比,潛在的長期用戶群要大得多。
  • 多種不同的設計。
  • 輕鬆添加對 Android 應用程序的支持。

缺點:

  • 碎片化(雖然不如 Android 手機那麼糟糕)。
  • 圓形和矩形形狀因素。
  • 谷歌需要自己做更多的開發。

替代智能手錶平台的優缺點

優點:

  • 價格低得多,具有全球吸引力。
  • 長期增長潛力很大。
  • 更精簡的操作系統; 更好的電池壽命。
  • 可能在更多產品類別、物聯網中使用相同的平台。

缺點:

  • 暫時幾乎沒有用戶群和產品。
  • 功能有限。
  • 我們必須拭目以待,看看他們在市場上的表現如何。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仍然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正在處理許多不同的硬件和軟件平台。 與許多其他藍牙配件不同,智能手錶可能不兼容不同的平台,但它們的成本遠高於無線耳機或藍牙揚聲器。

我堅信現在放棄這些平台還為時過早。 所有這些都將演變為涵蓋不同的利基市場和價格點。 不幸的是,我們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清楚地了解智能手錶市場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