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導航:利益相關者協作的設計方法

已發表: 2022-03-11

設計(或重新設計)企業導航系統並不是一項輕而易舉的任務。 企業應用程序服務於大量用戶,適應廣泛的角色,並包含大量的內容和功能。 一些企業應用程序甚至有多個基於 Web 的桌面和移動產品,需要無縫集成以獲得更愉快的用戶體驗。

儘管這似乎是一項艱鉅甚至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好由一大群“專家”來處理,但一個單獨的信息架構師或用戶體驗設計師可以單槍匹馬地解決企業應用程序用戶體驗設計大修——只要她遵循有效的方法論利益相關者合作。

“吃大象時,一次咬一口。” - Creighton Williams Abrams Jr.

關於企業導航設計系統

企業應用程序和基於 Web 的小型系統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內容的龐大數量和功能的多樣性。 較小的系統可能有效地依賴於相對扁平的導航系統(即訪問所有內容的點擊次數較少),企業應用程序架構通常需要多級菜單和精心佈置的尋路機制。 導航系統越複雜,系統本身的易用性、組織性和與用戶心智模型的一致性就越重要。

最終目標可能很明確,但如果企業導航系統有一個“完美”的設計,每個企業都會採用它。 沒有完善的體系,就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創造力和創新空間。 它還揭示了每個企業都是不同的事實,具有不同的用例和在復雜應用程序中導航的要求。

導航只是“尋路”

從根本上說,導航是“尋路”。 航海船隻可以利用星星在廣闊的海洋中航行; 陸上旅行者可以藉助地標找到目的地; 並且,企業應用程序用戶依靠各種數字指標來達到他們的最終目標。

例如,在數字世界中,導航取決於關鍵字、標籤、顏色、圖標、號召性用語對象和其他屏幕內指示符的選擇和放置。 當內容組織不善、功能標籤不直觀、關鍵詞選擇隨意、圖標鈍或不合常規時,用戶可能會感到沮喪或迷失……他們可能會離開。

導航設計模仿公共交通系統,如倫敦地鐵。

倫敦的地鐵系統是一個由管道和隧道組成的複雜網絡。 然而,通過精心設計的導航系統,用戶的體驗是簡單易懂的。 (資源)

導航設計中的協作方法

企業環境本質上是複雜的,需要大量的組織才能有效運作。 沒有一個人可以直觀地了解或理解企業應用程序的整個範圍或其用戶群的獨特而多樣的期望。 對於任何給定的設計方法,哪些可交付成果是必不可少的,有很多意見。 不管最終創造了什麼,任何方法都應該從利益相關者的合作開始。

1. 利益相關者啟動會議

任何大型項目都應該從利益相關者啟動會議開始。 從根本上說,這是一次與所有主要參與者(遠程或現場)出席的大型會議,以啟動項目。 通常,利益相關者啟動會議只有一個促進者,他介紹項目目標,確定所有利益相關者角色,並根據項目負責人(在適當的情況下)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開始協作。

團隊越大,召開正式的利益相關者啟動會議就越重要。 就像奧運會的開幕式一樣,這個有點儀式感的項目起點讓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清楚地知道“奧運會已經開始了”。

作為設計師,在安排導航設計會議和訪談時,最好獲取利益相關者及其角色的列表作為參考。 此列表中的每個人對於需要完成的工作都很重要且有價值。

2.藍天頭腦風暴

在確定並參與所有利益相關者之後,抽出時間以小組形式開會或安排個人訪談以進行頭腦風暴和構思會議。 通過打開夢想“藍天”未來的大門,個人不太可能過濾自己的想法或意見,創新就有機會展翅高飛。

在許多情況下,歷史障礙或毫無根據的限制可能會在利益相關者的腦海中持續存在,但在現實中不再存在(例如,由於新技術、市場變化、企業應用程序產生的收入變化或其他因素) . 當利益相關者分享對這些障礙的擔憂時,在接受它們之前嘗試問“為什麼”。 這裡可能隱藏著機會。

要啟動此頭腦風暴過程,請從幾個問題開始:

  1. 如果你要跳到未來 5 年或 10 年,沒有任何限製或障礙,你希望在未來的設計中看到什麼?
  2. 您是否有任何想法——無論多麼簡單或複雜——但沒有機會將它們變為現實?
  3. 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 CEO,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
  4. 您是否看到該應用程序可以滿足市場中的任何需求?

看起來這種方法會打開一個“蠕蟲罐”,但只要每個人都清楚“藍天”的情景,就會發生偉大的事情。 試一試!

一個企業導航團隊就“藍天”的想法進行頭腦風暴。

小組或個人頭腦風暴會議可以發現歷史障礙並產生可以促進創新的“藍天”想法。

三、痛點與問題識別

當用戶在瀏覽大型企業系統以查找更容易訪問的內容或功能時遇到痛苦或沮喪時,這些用戶更有可能放棄並(有時)尋找替代方案。 該替代方案可能與競爭對手有關。

在識別用戶痛點和問題時要現實和積極。 許多利益相關者可以通過調查、培訓課程和其他形式的交流直接獲得用戶反饋。 利用這些知識來更好地了解當前的企業導航系統是如何失敗的。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識別痛點和問題來啟動:

  1. 用戶抱怨最多的是什麼?
  2. 您是否使用跟踪系統中用戶行為的任何服務(例如網絡流量分析或點擊跟踪)?
  3. 企業系統中是否存在很少使用的領域,您無法解釋原因?
  4. 如果您可以更改有關此應用程序的任何內容,那會是什麼?

洞察用戶遇到問題的地方將在識別當前設計中的差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捕獲這些點以用於此方法。

4. 親和圖

作為設計師,“便簽”可以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但是,如果太多的利益相關者不在同一個辦公室,或者您是唯一的遠程資源,那麼使用紙質便簽是徒勞的。 找到一種有效的在線協作方法至關重要。 有各種各樣的在線協作工具可用於捕獲來自藍天頭腦風暴、痛點和問題識別階段的所有輸入。

捕獲大量輸入後,下一步就是將該輸入組織到關聯組中。 親和圖是一種協作練習,它允許所有利益相關者有機會找到各個想法或內容類型之間的關係或共享特徵。 這個練習使設計師能夠將所有的“藍天”想法和“痛點和問題”結合在一起。

例如,它可能有助於將流程和程序內容分組到一個庫中,或者將時事和具有新聞價值的更新分組到一個綜合的在線報紙中。 鼓勵利益相關者在他們如何組建親和團體方面發揮創造力。

在利益相關者親和力圖表會議中,提出以下問題:

  1. 哪些功能或內容感覺它們屬於同一類?
  2. 用戶是否試圖採取某些如果按順序發生會更容易的操作?
  3. 是否有任何可以輕鬆合併或簡化的冗餘功能?
  4. 有沒有機會將藍天理念與現有的痛點或問題相匹配?

鼓勵利益相關者考慮將用戶帶到系統中給定功能的特定場景。 使用現實生活場景可以透視事物,並使利益相關者更容易對用戶體驗產生共鳴。

一個小組進行親和力圖表會話來定義導航設計。

親和圖有助於團隊理解大量定性數據,並為開發企業應用程序架構創建清晰且可操作的後續步驟。

5. 邏輯重組

親和圖練習完成後,重要的是要退後一步,從整體上審視系統。 在任何給定的複雜環境中,用戶通常可以遵循邏輯操作順序。 仔細考慮是否有機會提供當前不可用的服務(創新),或者通過提供尋路指示器來鼓勵用戶擴展她對企業導航系統的效用(發現)。

為了捕捉這種邏輯組織或操作順序,設計人員可以創建流程圖,或者在更複雜的場景中,創建用戶旅程圖,從主要工作流開始,然後分支到其他內容或功能。

可能會鼓勵您的利益相關者的問題包括:

  1. 既然用戶在“這裡”,她還能做什麼?
  2. 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下一個邏輯活動是什麼?
  3. 我們是否錯過了從這個有利位置解決用戶問題的任何機會?
  4. 其他地方是否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有用的功能或內容?

一旦您就該主題進行了對話,請與利益相關者合作以相應地重新安排親和力組。

6. 層次結構

在較大的關聯組內或各個關聯組之間,可能存在關係或依賴關係。 與利益相關者一起識別這些關係或依賴關係,然後將它們組織成層次結構。 層次結構只是描述一段內容或特徵如何屬於一組相似的內容或特徵的一種奇特方式。 例如,單個新聞文章屬於一個主題,而該主題屬於一個專門用於新聞的版塊。

內容層次結構示例:新聞流向新聞主題 A 流向新聞文章 A.1

關聯組揭示了信息之間的關係,並且可以是定義企業應用程序架構的第一步。

警告!

在設計過程的這一點上,利益相關者可能希望使用現有的公司部門組織作為企業系統層次結構的基線。 儘管很容易模仿企業部門組織(通常是內容和功能所有權所在的地方),但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用戶不關心誰擁有內容。 而且,由於大企業喜歡頻繁的重組,與部門組織相一致的企業導航設計系統一旦第一次“重組”就不再有效。

利用迄今為止提出的方法,並反對這種危險的方法。 這些問題有助於促進與利益相關者的對話:

  1. 這些親和力組是如何相關的,為什麼它們相關?
  2. 我們需要承認的親和力組之間是否存在任何依賴關係?
  3. 用戶是否能夠完成一項任務而無需導航到系統的另一個區域?
  4. 是否有其他行業用戶熟悉的傳統層次結構或可用作參考的服務模型?

在設計過程的這一點上,有很多方法可以驗證該方法是否有效。 考慮不同的用戶測試和用戶研究方法,以確認您的層次結構,或確定需要更多關注的問題區域。

7. 命名和參數

有了未來企業應用架構的完整模型(也稱為信息架構),就可以選擇關鍵字(命名法)和設置參數(定義)了。

命名法或標籤是導航設計的重要元素,主要有三個原因:(a)命名法與 SEO(搜索引擎優化)直接相關,因為搜索引擎主要通過關鍵字搜索內容; (b) 使用適當的術語作為尋路機制將通過充當數字“地標”幫助用戶找到他們所尋找的東西; (c) 智能標籤可以將用戶引導到系統的某個區域,該區域可能無法從主登錄頁面或主頁輕鬆訪問。 可查找性由諸如標籤之類的尋路機制驅動。 如果標籤具有誤導性或不直觀,用戶可能根本不會費心點擊它。

使用信息架構模型中確定的所有命名法(標籤),與利益相關者合作,為模型中的每個標籤區域定義參數(定義)。 這將確保內容和功能屬於特定區域。 此外,該練習為構建企業應用程序架構創建了長期指南,該架構將比當前的設計過程更持久。

關於命名法和參數,這裡有幾個問題要問利益相關者,這些問題將推動對話:

  1. 用戶訪問時最常搜索的內容是什麼?
  2. 是否有任何內容或功能難以找到? 為什麼他們很難找到?
  3. 是否存在某些用戶可能不熟悉的行業術語或術語,從而使他們更難找到他們正在尋找的東西?
  4. 我們如何選擇傳統或主流的標籤?

如前所述,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用於測試命名法,例如卡片分類、A/B 測試和麵向對象的 UX (OOUX)。 在處理具有大量行業術語的高科技企業系統時,請考慮構建受控詞彙表或系統內詞彙表以供用戶參考。

8. 與用戶體驗設計流程的整合

有了未來信息架構的完整圖景,現在是時候將這種方法的結果應用到整個用戶體驗設計過程中了。

設計師使用圖釘和印刷品來確定企業應用程序的 UX 設計。

導航設計直接集成到更大的用戶體驗設計項目中。

儘管新創建的企業導航系統的某些區域在設計項目進行時可能不存在,但可以“禁用”或隱藏這些區域,直到內容或功能準備好發布。 然後,在設計師繼續前進之後,利益相關者可以繼續構建系統以實現他們的“藍天”夢想。

“如果你蓋了,他們會來的。” - 夢想的領域,1989 年。

底線

設計企業導航系統並非易事。 然而,利用利益相關者的知識將使這項工作變得易於管理。

撇開大型設計項目的複雜性不談,目標始終是牢記用戶。 通過動手進行用戶研究,並向與用戶直接接觸的人提出明智的問題,即使是遠程、獨立或自由設計師也可以處理大的設計問題。 不要被嚇倒——一步一步地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