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e Touch 對 UI 和 UX 意味著什麼?
已發表: 2022-03-11蘋果最新的 iPhone 發布會成功吸引了一大群人(像往常一樣),但值得朝聖嗎? 該公司沒有發布任何驚天動地的公告,活動的重點是更新的 6 系列 iPhone、超大平板電腦和 99 美元的手寫筆。
還有一件事…
Apple 改款 iPhone 的主要賣點之一是 Force Touch,或 Apple 現在為其命名的 3D Touch。 自從它在 Apple Watch 和部分 MacBook 上首次亮相以來,新款 iPhone 並不是第一款採用這項新技術的 Apple 設備。 與許多報導相反,Apple 並不是第一家實施 Force Touch 技術的科技公司。
由於新款 iPhone 只是更新後的“S”型號,Apple 必須採取措施讓它們更具吸引力。 新處理器和新相機? 檢查一下,但是全新的功能呢? 這就是 Force Touch 發揮作用的地方,就像 iPhone 5S 上首次亮相的 Touch ID 傳感器一樣,以將其與前代產品區分開來。
什麼是強制觸摸?
我知道我的語氣可能會讓一些讀者得出結論,Force Touch 只是一種營銷噱頭,旨在讓重新散列的產品更具吸引力。 嗯,有點像,但不止於此; 這不僅僅是一個噱頭,它是有道理的,並且有可能改變用戶界面設計並改善用戶體驗。
簡而言之,這是它的工作原理:
- 顯示組件(數字化儀)內的傳感器確定施加到屏幕上的壓力。
- 處理信息以確定用戶正在執行的操作類型。
- 不同程度的壓力觸發不同的動作。
- 支持幾種模式,觸發對元素的“窺視”,或完全打開元素的“彈出”
- 3D Touch 不僅限於兩個或三個級別的壓力。
- 不同的壓力水平可用於各種應用程序。
在 Apple Watch 上,該公司決定保持 Force Touch 的簡單實現,允許用戶通過施加更大的壓力來訪問某些 UI 元素,僅此而已。 但是,在 MacBook 中,通過在觸控板移動上使用不同的壓力、滾動瀏覽內容或擦洗視頻,很好地利用了相同的原理。 新的 iPhone 可以做到這兩者,甚至更多。
我不會討論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硬件魔法,但我想指出一些事實。
- 蘋果並不是第一家實施 Force Touch 的科技公司。
- 以前的實施沒有成功。
- 蘋果不會是唯一支持這種新型 Force Touch 的科技公司。
Force Touch 並不是一個新想法。 黑莓早在 2008 年就嘗試過這個概念,一些安卓手機製造商也研究了在他們的產品上使用 Force Touch 的可能性。 事實上,Force Touch 支持多年來一直是 Android 的一部分。 它是在 Android 1.0(API 級別 1)中以 getPressure() API 的形式引入的。
在過去的幾周里,我們看到一些 Android 手機公告提到了 Force Touch 支持,我很確定它們都來自中國品牌。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的安卓產業正在超越韓國、日本和台灣的公司。 這只是時間問題,因為中國品牌通常在下半年更新其旗艦手機,而三星、LG、HTC 和大多數其他品牌則在第一季度末更新。
為什麼我們沒有在 Android 和 Windows 上獲得強制觸控?
幾乎所有旗艦智能手機都有相同的硬件 DNA:台積電和三星代工廠生產的基於 ARM 的處理器,三星和東芝工廠生產的 NAND 和 RAM,夏普、LG、三星等的顯示器,通常帶有康寧大猩猩玻璃面板在上面。 那麼為什麼其他供應商不早點實施 Force Touch 呢? 它們都使用類似的硬件,並且 Android 中的 Force Touch 支持已經存在多年。
有一些解釋和因素。 不同的設備使用不同的數字化儀和顯示器,因此硬件碎片化對於 Android 來說是個問題。 數字化儀是層壓的嗎? 上面是什麼玻璃? 玻璃是彎曲的,還是 2.5D 彎曲的?
蘋果顯然不需要擔心這些問題,因為它完全控制了自己的軟件和硬件。 它可以保證在其設備上獲得相同的用戶體驗,而這在 Android 和 Windows 世界中是不可行的。
另一個問題是 Force Touch 的實際用途。 它真的給用戶體驗增加了那麼多嗎? 我想我們將不得不拭目以待。 顯然,蘋果認為它可以帶來很大的不同,但我不相信。 我確信 Force Touch 有很多很好的用例,隨著技術的普及,開發人員無疑會創造更多。 然而,Force Touch 也會給我們與移動設備的交互方式增加更多複雜性,從而帶來問題。 我是一名技術愛好者,我相信我很快就會掌握它(我可能會喜歡它),但我媽媽呢? 數以億計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用戶不會關心 Force Touch,甚至可能會覺得它很麻煩?
儘管如此,我仍然可以看到 Force Touch 如何改善許多應用程序和移動操作系統的用戶體驗。 以下是關於 Force Touch 未來可以為移動應用程序開發做些什麼的一些想法:
- 遊戲開發者可以使用這種新的輸入法來設計更複雜、更精細的手機遊戲。
- 許多生產力應用程序都可以從 Force Touch 中受益; 它可以簡化文字處理器、電子表格等的操作。
- 內容消費:Force Touch 可用於改善音頻和視頻播放器、電子書閱讀器等的用戶體驗。
- 安全性:您可以添加壓力敏感度來增加另一層安全性,而不是繪製鎖定模式。
- 更智能的屏幕外手勢來啟動應用程序或快速操作。
在所有這些用例中,我認為遊戲開發是最有前途的,但這只是我的看法。
蘋果希望開發者為 3D Touch 做好準備
這將我們帶到了下一點:3D Touch 支持將如何實現? Apple 立即發出號召,鼓勵開發人員讓他們的應用程序為 3D Touch 做好準備。 Apple 的 3D Touch 開發者網站已經有很多資源可以幫助您入門。
示例代碼和類參考可用於壓力敏感度、Peek 和 Pop 功能以及快速操作。 Xcode 7 和 iOS 9 包含開發支持 3D Touch 的應用程序和操作所需的 API。
您已經可以下載 TouchCanvas 的示例代碼,但 Apple 提醒開發人員,其涵蓋 3D Touch 的技術文檔仍然不完整,將其描述為 API 和正在開發的技術的“初步文檔”。
Apple 還為希望盡快上手的開發人員提供了一些 3D Touch 指南。 這些指南很簡短,並簡要概述了 Peek and Pop、主屏幕操作、人機界面指南以及 3D Touch 的開發人員環境。 我鼓勵您查看官方文檔,而不是解釋每一點,這應該只需要幾分鐘。
現在,如果我們有辦法知道哪項 Apple 公告對開發者產生了最大的影響,那麼真正讓他們心跳加速的是什麼? 好吧,事實證明,Apple Watch 應用程序 Cardiogram 的開發人員和 Beta 測試人員觀看了 Apple 的最新活動,記錄了他們的心跳並將結果發佈到網上。 由於該公司專門從事 Apple Watch 的開發,因此他們發現可穿戴公告很有趣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另一件讓他們心動的事情是 Apple Pencil 的價格。

不幸的是,沒有關於 3D Touch 或新的 A9 片上系統的有用數據。 我想這只是表明許多開發人員真的不喜歡矽和硬技術。
無論如何,可以肯定地說3D Touch 並沒有激起所有 iOS 開發者的興趣,但讓我們給它一點時間。 畢竟,這是為最新的 Apple 設備保留的新功能,因此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得到大多數 iOS 硬件的支持。
那麼安卓開發者呢? Android Force Touch 的開發會成為一件大事嗎?
Android Force Touch 開發
我已經提到 Force Touch 支持從一開始就是 Android 的一部分,儘管它實際上是從 API 級別 5 開始提供的。我還列出了一些阻礙該領域開發的問題。
從表面上看,Apple 再次做了正確的事情,並且使一項已經存在多年的技術真正具有市場價值。 即便如此,這並不意味著 Apple 的 3D Touch 將是目前唯一的 Force Touch 技術,也不意味著它將成為一個殺手級功能。
事實上,華為比蘋果早幾週推出了 Force Touch 智能手機。 它也不孤單,因為中興通訊還推出了支持 Force Touch 的智能手機。 如果你想看到華為的 Mate S 使用 Force Touch 給香蕉稱重,請務必查看此鏈接。 顯然,這是使用 Force Touch 的一種花哨的方式,它更像是一個技術演示,而不是一個有用的應用程序。
那麼其他安卓廠商呢? 關於 Force Touch 支持的信息充其量是粗略的,而且我還沒有聽說任何即將推出的帶有 Force Touch 的三星、LG、索尼或 Nexus 手機。 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出現,但它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成為 Android 手機的標準。
考慮到這一點,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這一點上研究 Android Force Touch 是否真的有意義。 在我看來,答案不是真的。
然而,Android 硬件正在變得商品化,甚至中低端設備也最終配備了很多我們在 Nexus 系列等引領潮流的手機上沒有機會看到的好東西。 指紋掃描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們不是大品牌手機的主流,但如果你看看亞洲市場,你會發現很多便宜的 150 到 200 美元的帶有指紋掃描儀的 Android 手機。 我懷疑我們會看到 Force Touch 出現類似的趨勢,尤其是如果它在 iPhone 用戶中很受歡迎的話。 看到在下一代大品牌 Android 旗艦上實施 Force Touch,我不會感到驚訝。
Force Touch:對 UI 和 UX 的影響
我認為蘋果決定在其智能手錶上推出 Force Touch 是有充分理由的。 該技術為用戶提供了更多輸入選項,而不會增加體積和占用顯示空間。 換句話說,它允許用戶在小屏幕上做更多事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在智能手機甚至平板電腦上的用處會降低。 事實上,考慮到許多旗艦手機的尺寸,Force Touch 可以用來改善單手訪問某些功能和選項的能力。 它可以在平板電腦上做同樣的事情,尤其是在某些類型的應用程序中,尤其是遊戲中。
除了手機遊戲,從用戶界面 (UI) 和用戶體驗 (UX) 的角度來看,該技術也很有前景。 蘋果、谷歌和其他科技公司最終會將 Force Touch 集成到一系列移動產品中,包括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混合敞篷車、智能手機; 甚至可能進入帶有觸摸屏的遊戲機和桌面顯示器。 在大屏幕上可能更難實現,但理論上是可能的。
就 UI 和 UX 的變化而言,大型科技公司將引領潮流,將 Force Touch 硬件集成到新產品中,並以移動操作系統及其核心應用程序中的軟件調整為後盾。 如果開發人員認為值得付出努力,他們將不得不通過更新他們的應用程序以包含 Force Touch 支持來填補空白。 他們顯然不必這樣做,但他們可以。 在決定將 3D Touch 支持添加到現有應用程序之前,每個開發人員都需要權衡利弊。
雖然 Apple 和 Google 將嘗試從技術角度保持流程簡單明了,但它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添加幾行代碼和使用新的 API。 從頭開始設計支持 Force Touch 的應用程序是一回事,但是如何為舊應用程序添加支持呢? UI 也必須進行調整,並且根據應用程序的類型和開發人員的方向,這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如果實施得當,Force Touch 和 3D Touch 應該會加快導航速度並改善用戶體驗; 這就是新技術的全部意義所在,但將其添加為噱頭,如果不考慮它,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幸運的是,Apple 已經為 3D Touch 制定了明確的指導方針,除非開發人員想要嘗試並創造出真正不同的東西,否則降低用戶體驗的風險將會很低。
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有風險,因為 3D Touch 將作為新 iPhone 保留的額外功能部署。 例如,開發人員可以選擇使用 3D Touch,而不是使用長按來訪問用戶界面中的某些元素。 這應該是部署 3D Touch 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 新技術可以用來增強現有解決方案並加快用戶交互,而不是改造整個 UI,每次可以節省一兩秒。 對於習慣了舊的做事方式的用戶或舊硬件的用戶來說,這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因為長按選項應該仍然存在。
這只是另一個智能手機噱頭嗎?
智能手機的未來不可避免地是噱頭。 從硬件的角度來看,智能手機製造商確實無法做更多的事情來區分他們的產品。 我們已經擁有可以裝入手機的最大、最高分辨率的屏幕,並由尖端應用處理器提供支持,隨著半導體行業向新的製造節點過渡,這些處理器只會變得更好。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是成熟產品,進化停滯不前。
Force Touch、指紋掃描儀、附加傳感器和更高級的攝像頭可能會使智能手機更具競爭力,但實際上沒有任何革命性技術可以讓任何智能手機在該領域中脫穎而出。 Force Touch 更是如此:它是一項新功能,可以極大地改善用戶體驗,但它幾乎不會改變遊戲規則。
該技術即將開始推出,因此它最終會在大多數智能手機(無論操作系統和供應商)上結束還需要幾年時間。 換句話說,真的不急於接受它,因為它將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內提供給有限數量的用戶。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您應該忽略它,但您也不應該因此而失眠。
如果您是 iOS 開發人員,我已經列出了一些資源,您可以在幾分鐘內查看,因為跟踪新興技術是一個好主意,您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回顧它們.